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

052507280600_0rmrb2024052506(1)_1.Jpeg

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博古知今)

安来顺

博物馆有两套系统:以收藏、保护、研究为核心的“内在”系统与以展示、教育、传播为核心的“开放”系统。在博物馆近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家越来越重视两套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而共同服务于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这种趋势。

博物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增强全社会文化认同,服务受众个体全面成长。在近120年间,中国的博物馆完成了从“自我学习场所”到“学校教育补充”,再到“特色鲜明教育机构”的升级转变。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多个,接待观众12.9亿人次,举办教育活动38万多个。如此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博物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进步。

近年来,博物馆与教育机构合作越来越密切,既相互协同又突出自身优势。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所在城区学校的密切合作已持续近十年,推出展厅和教室“双师制”教学,还与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共同开发了一系列特色化教育项目,挑选代表性藏品,衔接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博物馆教育项目的效益评估,较好地实现了馆校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当然,博物馆教育和传播中一些新现象也需要深入反思。例如,“体验”无疑是当下博物馆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概念之一,好的体验项目,能为博物馆文化价值的传播作出突出贡献,但也有一些项目在“寓教于乐”的名义下,过度追求体验的娱乐性,迎合部分观众口味,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引导和艺术培育功能,需要改进。

通过参与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议题,博物馆教育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超出藏品、文物等传统范畴。2020年以来,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都会支持一个或一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少博物馆开展了相关活动,如向骑自行车前来的观众免费开放和提供优惠服务,与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机构举办展览和研讨活动,等等。这类活动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更加丰富完善。在这方面,我国的博物馆有很大潜力可待挖掘。

研究是博物馆的另一核心功能,为博物馆藏品保护、价值阐释和教育传播等相关业务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基础。当代博物馆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拓展,更加突出开放性和多学科性,助力于多元化的知识创造。

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的建立,缘于藏品的不断积累。因此,围绕藏品及藏品所属专业学科开展的研究,自然成为博物馆的重点方向,甚至曾被认为是研究的全部。这种情况在悄然变化。为完善博物馆公众服务和运行管理体系,以博物馆机构为对象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随后还出现了聚焦人与遗产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藏品相关研究往往也超出某个单一学科的范畴,扩展至藏品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多学科背景。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但是具体藏品领域的专家,也兼事与展览和教育有关的设计学、传播学、教育学甚至运行评估的管理学研究,成为复合型专家。

博物馆内部的研究也在逐步走向开放,为社会提供研究便利和学术支持。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大馆,纷纷开展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多方面合作,通过联合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研究课题公开招标等方式,吸收外部力量,汇聚开放性研究成果。目前,类似合作模式已开始被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学习借鉴。例如,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已与相关高校就“金石书画工作坊”项目进行了持续三年的深度合作,不但补充了原本不足的研究力量,而且将成果直接应用于博物馆业务。2023年底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融汇了包括历史、考古、艺术、生物以及现代科技等诸多学科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众多博物馆都是这一力作的重要参与者。

今天的博物馆研究,更加重视让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和科技能为今人所理解,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学术著述,而且转换成陈列展览、教育项目。但应该指出的是,许多博物馆研究成果的呈现仍不够通俗生动,许多观众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理念的整体进步,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作者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

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发展

何莉丽

四川成都金沙小学内的金沙迷你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古蜀文明重要考古发现——金沙遗址原址上兴建的,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博物馆早在2015年就打造了四川省首个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2016年,博物馆组建社会教育专职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博物馆自主创立“小金课堂”青少年教育品牌,包括“考古·金沙”“科技·金沙”“自然·金沙”“戏剧·金沙”等十大课程体系,已形成馆内馆外、线上线下、多学科融合、多元化教学的博物馆教育模式。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社教团队入选2022年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团队。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跨学科领域具有优势。

在构建“小金课堂”课程体系时,金沙遗址博物馆注重将博物馆教育与多学科教学相结合,课程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技、自然等众多方面,希冀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金沙文化内涵,以满足青少年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2015年,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了原创儿童舞台剧《金沙王国之太阳神鸟金箔》,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再现古蜀历史。此后,博物馆相继开展了“庞贝最后的一天”“小象金沙历险记”等戏剧教育活动,将“装扮”“游戏”“模拟”等戏剧技巧运用到博物馆教学之中,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眼、耳、手、脑及肢体等感官,通过想象和场景演绎,感受古人的生活、情感,探究古人的思想、信仰。

2019年,金沙遗址博物馆研发“金沙小小科学家”跨学科教育项目,选取“太阳神鸟”“金面具”等代表性文物策划9个主题,在深度解读文物内涵的同时,引领学生探索文物背后蕴含的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建筑学等科学原理。同时,博物馆结合青少年喜欢的乐高课、编程课,开发“金沙小小编程师”系列课程,让孩子在编写代码、创作小动画和小游戏中了解古蜀历史、探究传统文化。

博物馆还将古蜀文明的思想内涵和自然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源优势,在园区开展“夜探金沙”“金沙观鸟”“我的新朋友——蚕宝宝”等课程,让青少年穿梭在金沙自然环境之中,探古今之变,感生态之美。

“跨界”早已成为博物馆的热门词语。馆校合作等跨界现象,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将学校课堂直接搬进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深度开展主题课、社团课、选修课等系列课程,先后在金沙小学、天府四中建设迷你博物馆。2021年起,又联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打造“我来金沙讲堂课”品牌项目,以市级赛课的方式激励广大教师深挖金沙文化内涵,研发以“古蜀文明金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开创了国内首个在考古遗址上呈现的教学课堂,该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

实现跨界传播。金沙遗址博物馆创新开展“城市文化传播者——从金沙出发”特色讲解服务项目,将文化宣讲拓展至机场、地铁站等城市交通枢纽,组织讲解员在机舱、列车内开展特色宣讲活动。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

让文物在书籍里立体鲜活起来。金沙遗址博物馆相继出版《寻秘古蜀金沙》(AR读本)、《小象金沙历险记》(AR读本)等科普书籍,配合临展编印《探秘古埃及》《对话庞贝》等亲子导览绘本,吸引小读者在生动的故事、趣味的语言、多彩的画面之中了解古蜀文化。

博物馆还结合绘本内容开展线下戏剧课程,并创作线上儿童广播剧,在官方自媒体、云听APP、成都故事广播等平台进行传播,受到孩子们的热情追捧,收到家长们的积极反馈。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打造优质线上教育服务,博物馆成了一座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大学堂。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18年创建了青少年版官方网站,分设“金沙攻略”“玩转金沙”“金沙百宝箱”“最新消息”四大板块,通过全景导览、主题动画、趣味问答、电子学习资料、讲解音频、科普视频等方式,提供各类线上教育资源,供广大青少年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2020年,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共青团四川省委社会联络部合作开展“青春守护·共享金沙——凉山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云夏令营”,此后又与高校合作,持续为凉山、阿坝地区的青少年开设线上和线下文化课堂,助力偏远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开拓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博物馆特别推出“相约云端·共话金沙”系列专题直播分享,邀请来自博物馆、历史、美术、阅读推广等领域的资深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视角分享如何善用博物馆资源助力孩子终身发展。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教育发挥强强联合的协同效应,在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融合发展中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

不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

娄慧莹 游 越

江西南昌新龙学校的校园博物馆内,学生志愿讲解员正在讲解。江西省博物馆供图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面对广大青少年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江西省博物馆联动省内百余所中小学校,不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课余空闲时间逐渐增多。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儿童教育,鼓励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面对社会教育的新需求与“双减”背景下的新机遇,江西省博物馆研发“三点半博物馆”项目,打造“课程+活动+志愿服务”一体化特色课后服务体系。

“三点半博物馆”创新“菜单式”定制服务,20多门社教课程,10余条研学路线,30多个自定义教育模块,精准对接中小学教材。以班级为单位,长期、定期“点对点”对接,为不同学龄、不同兴趣学生定制课程。摒弃传统知识灌输,将教学融入短剧表演、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趣味互动,用兴趣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上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组建“小赣将”小小志愿者团队,让孩子们从博物馆教育的受众,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播者。

随着“三点半博物馆”的成功落地,江西省博物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自2022年起,江西省博物馆每年推出一个儿童专题展览,并通过流动展览进校园等方式,开展馆校联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趣纹——小跃鹿的奇幻‘饰’界”等由少年儿童参与策划的展览进入校园,动画人物趣味呈现,童言童语介绍江右瑰宝,讲述江西古老历史文化。学生对校园里观展产生浓厚兴趣。

2023年起,江西省博物馆开始尝试从不定期的、短暂的“进校园”活动向创建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校园博物馆”迈进。2023年9月,江西省博物馆通过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在南昌市9所中小学搭建起博物馆校园专属空间,通过流动展板、文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建立起“校园博物馆”的雏形。今年3月,江西省第一座中小学校园博物馆在南昌红谷滩区新龙学校正式启幕。宣教人员在寒暑假期开展培训,让学生、教师、家长加入校园博物馆志愿讲解队伍,搭建“馆、校、家”三方共育空间。

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都能享受博物馆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江西省博物馆携手特殊教育学校、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打造“共护童梦”项目。项目围绕各类特殊儿童的自身特点,匹配他们的学习规律,制作有声读物、读本绘本、手语动画等,让特殊儿童无障碍享受文博教育资源。

用声音释放博物馆力量,打造属于特殊儿童的“历史王国”。2023年9月,“声悦童心——《虎伢子说江西》有声读物配音征选活动”正式启动,全省数百名中小学生踊跃报名,最终3人加入配音团队。2024年,“共护童梦”系列课程陆续面向省内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开启预约服务。宣教人员送课入校,来到特殊儿童的身边,在情景演绎与互动创作中让孩子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地,更是诠释文物意义和价值的场所,承载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博物馆进校园,推动资源的转化,促进文物的活化,助力教育的优化。江西省博物馆不断探索馆校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构建资源共享机制,满足广大师生不同的文教体验需求,让博物馆赋能美好校园生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博物馆)

一座自然博物馆“火爆”的启示

鲁博林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展出的董氏中华猛龙标本(局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供图

“五一”假期,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迎来又一波游览高峰。自今年1月开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就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周末节假日一票难求,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赶来,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与河北保定市合作共建。早在1995年,古脊椎所就在北京创建了中国古动物馆,但受场馆容量所限,大量珍贵的标本无法展出。这一情况,让正在努力打造“博物馆之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保定看到了机遇,双方一拍即合。在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场馆2021年动工建设,不到3年便落成开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亮眼成果。古脊椎所计划分批次把在京的近40万件珍贵化石转移到此,依托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打造集科研、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我在保定修化石”品牌。为保障博物馆的顺利运营,保定在各方面为科研人员做好配套服务,开辟从高铁站至博物馆的公交专线,努力让外地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火爆”具有启示意义。央地合作的模式,使得国字头文博机构的科研力量可以充分滋养地方文化事业;地方政府对博物馆建设的全力支持,则为前沿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条件。

自然博物馆具有强科普属性,格外注重发挥教育功能。而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需要以专业性为保障,并在展陈内容和公益讲座、研学等其他活动方面优化设计,以符合各年龄段观众的认知规律。

与古脊椎所的共建,确保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专业性。许多标本都是罕见的珍品,甚至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如奇迹秀山鱼,这是世界上完整保存的最早的有颌鱼类;三叠纪的二齿兽类水龙兽,其发现为大陆漂移提供了证据;还有董氏中华猛龙,是世界唯一的中华猛龙骨骼标本;来自天山哈密的翼龙蛋,是世界极少数三维保存的翼龙蛋……不少标本都体现了前沿科研成果。“一旦有什么新发现,我们的展览就会及时更新。”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馆长金海月看来,依托专业科研院所,是博物馆最大的优势所在。

展陈设计也颇具匠心。展览以“演化”为主线,讲述自然历史故事,阐释物种复杂关系,解读动物生存智慧,向观众潜移默化地传递“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展厅分为“地球脉动”“远古海洋”“恐龙帝国”“哺乳新生”“灭绝之殇”五部分,各展区特色鲜明。如作为“开场白”的“地球脉动”展区,格外注重视效营造,力求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走进展厅,一座巨大的地球投影呈现在眼前,数十亿年的板块运动浓缩为一瞬,让人震撼于自然之伟力。而在跟随展览走完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史后,作为结尾的“灭绝之殇”展区引发观众深思。这既是对生命演化“有始有终”的哲学呈现,也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警示,富有教育意义。

依托专业科研院所带来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展陈上。每两周一次的科普讲座,请来的主讲人都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我在保定修化石”研学活动,小朋友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化石修复方法,还能亲自动手体验。“悦读沙龙”活动,请来经典科普著作的作者或译者,与观众交流分享。正是这些活动的专业“含金量”,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参观者。

金海月说,目前博物馆仍处于试运营阶段,还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很多设想也正在筹划。“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座兼具专业性与体验感的科研型博物馆,让科普为科研提供动力,让科研为科普筑牢根基。”

一座优质的博物馆,不是单纯的展示、教育与传播,还扮演着区域产业、文化聚集地的角色。随着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走红,一座博物馆给一座城市带来的改变,正日益凸显。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