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中国有一片活的毫无尊严的沙漠,它是在我们的特意保护下才能苟延残喘继续存活,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这里可是黄沙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
她叫殷玉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39年前父亲因为醉酒了稀里糊涂的把殷玉珍许配给了住在沙漠之中的白家,而那年不满20岁的殷玉珍因为这一纸婚姻,嫁给了白万祥
毛乌素沙漠,又称毛乌素沙地,这里常年黄沙漫天,一片荒凉,生活在这里的人,日子过的可谓是相当的贫苦,由于风沙肆虐,农作物在这里根本没法存活,在这里想要吃上蔬菜简直比登天还难
人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沙米,想要吃一口肉,就得全凭运气去沙漠中去捡死去的动物,为了抵御风沙,人们就在小土坡上简单挖个洞用来居住
结婚后的殷玉珍,望着无边的黄沙,心中满是绝望,她哭了很久,她开始恨父亲为什么要把她嫁到这里来,为了离开这个鬼地方,殷玉珍背着丈夫跑了无数次,但每次都被风沙无情地挡了回来
1986年,殷玉珍毅然决然地卖了家里的羊,换来了600棵树苗,开启了她的“绿色革命”,这事儿听起来挺不可思议,但在她心里,这些树苗就是希望,是她和丈夫白万祥对抗风沙的武器
为了能种更多的树,她把家底全部掏空,没钱了她便去借钱购买树苗,但在那个年代谁家能有多余的钱?没办法殷玉珍只能去娘家借钱,为了能有长期的经济来源支撑她种树,殷玉珍把借来的钱大部分用来买猪
但夫妻俩这种近乎痴狂的执着,一开始却没有感动到周围的人,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与其埋头种树不如多赚点钱离开这个地方,但殷玉珍是铁了心的一定要种树
1989年,白万祥在打工时得知村里大院有不要的树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夫妻俩二话不说,借了牛车,顶着风沙,硬是把那些树苗拉回了家,回到家后殷玉珍顾不上休息,立马就把树苗种上了
但由于每天忙于种树,殷玉珍根本无法照顾孩子,于是殷玉珍只好把孩子送到娘家,而这也是殷玉珍唯一的遗憾,她没能见证自己的孩子的成长,直到很多年以后,殷玉珍提到这段往事中,她还是会控制不住的留下眼泪
1993年由于经过几年的辛苦种树,殷玉珍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变,她终于不用再居住在哪个矮小的洞里了,她盖了一间瓦房,但在盖房的过程中她又产生了另一个想法,那就是修路,一条通往城里的路
但立马又振作了起来,不就是风沙吗,我既然能坚持种树,我也能把路给修好,就这样殷玉珍再一次请人把路给修好,为了抵抗风沙,殷玉珍在路的两边都种上了树,前前后后一共修了4次才终于把路修好
一直到1999年,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在没有任何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治理了4万多亩沙地,公路通了,外面的世界不再遥远,树木多了,风沙也不再那么肆虐,殷玉珍和她的伙伴们,用双手和汗水,凭着一股坚定信念,坚持治沙36年,在沙漠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由于常年的植树造林,殷玉珍的双手不知没磨破了多少次,满手都是厚厚的老茧,夫妻二人的身体也落下了很多的病根,这份坚韧和毅力,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这里虽然被称为沙漠,但实际上以沙地为主,为了能让人们的生存条件变的更好,我国便对这一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
如今,再看毛乌素沙漠,那片曾经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经变成了绿洲满地、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殷玉珍这样的治沙先锋的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像是一曲动人的赞歌,唱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旋律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这片由黄沙变绿洲的土地上,每一棵树都见证了他们的汗水和努力;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让我们向这些治沙英雄致敬!是他们让毛乌素沙漠不再是生命的禁区而是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