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离我们有多远 专家认为陨石坠落并未变得频繁

       


       近日,“天外来客”与地球的接触似乎比较频繁。首先是莫斯科时间15日早晨,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另据古巴国家电视台报道,古巴中部一个小镇的居民称当地14日晚间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而后北京时间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

  这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近地天体撞击的多发期?天文专家表示,太阳系中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在十分长的时间尺度内都是稳定的,没有明显变化,最近几个相关事件扎堆纯属巧合。

  陨石大多坠落在大海或陆地偏远地区

  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研究员李春来告诉记者,小行星是太阳系中一些沿椭圆轨道绕着太阳系质心运动,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太阳系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长期以来保持稳定。

  李春来表示,类似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产生火球的事件经常发生,只不过由于很多火球坠入大海或陆地的偏远地区,所以才未能观测到。粗略估计,像这次俄罗斯陨石那么大的太空石块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5年到30年一次。俄罗斯与古巴的陨石坠落都恰巧发生在有人居住的区域,对人类造成影响才引起广泛关注,“是一个巧合,并不是陨石坠落发生得更频繁了。”

  李春来进一步解释,科学家将直径140米以上,最近距离近于18.5个地月距离(大约700万公里)的小行星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有1354颗。更小的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就更常见了,据计算,地球每天会“接收到”约80吨的地外太空物质,小汽车大小的小天体落入地球的频率约为每月一次。

  “但是我们没有什么担心的必要,天文学家们对‘有威胁小行星’的轨道掌握得还是比较精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0年内发生毁灭性撞击事件的概率非常小。”李春来介绍,此次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2012DA14,在2012年就已经被发现,并且事先已通过精密测算排除了它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

  “同时,地球上任何区域被小行星撞击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地球上70%是海洋,并且大多数陆地并没有人居住,这都大大降低了陨石直接袭击人居住区域的可能性。”李春来说。

  主要通过冲击波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小行星撞击地球影响人身安全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在大气陨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李春来解释,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被称为流星体,当它们高速闯进我们的大气层,其表面因与空气的摩擦产生高温而汽化,并发出强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星。有的流星还没到达地面就燃烧殆尽,但有的没有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

  这个过程中,流星体坠落速度非常快,速度能达到每秒15—70公里,与空气强烈摩擦而使表面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流星体由于受热不均、内部反应等原因发生碎裂和强烈爆炸,周围空气猛烈震荡,形成冲击波,并以超音速的速度向周围传播。在陨石坠落前,冲击波先行到达地表,导致建筑物玻璃破碎。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林杨挺表示,此次俄罗斯陨石造成上千人受伤的主要原因也是冲击波先袭击建筑物,建筑物倒塌及玻璃破碎导致人员受伤。

  如何应对呢?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因为光传播得很快,从看到陨石坠落的强光到震碎玻璃,一般有几十秒钟的时间,假如看到很强的闪光,一定要避开或者不要靠近玻璃窗,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有人担心陨石坠落产生的伤害还包括一些辐射,事实上一般小行星和陨石含辐射物质很少,而且陨石爆炸一般距离地面几十公里之外,辐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林杨挺说。

  需协力应对危险天体

  李春来介绍,我国对小行星的监测一直在进行中,但目前主要观测更大的近地天体和空间碎片,因为它们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运行造成危害,并且较大天体撞击地球造成的破坏性更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据悉,中科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建立主要针对人造卫星的观测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为能对空间碎片、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的监测网络,约米级口径的望远镜分布在我国多个地点,并可与国外其他望远镜联合组网观测。“但是现阶段要做到对所有近地天体的全覆盖观测还很困难。”李春来举例表示,由于望远镜的分辨率有限,类似俄罗斯陨落流星这样的天体因为个头小、非常暗,用当前的望远镜很难观测到。

  天文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甚至都无法监测到一些近地小行星的威胁。虽然危害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但世界上主要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加大投入,提升应对小行星“袭击”的水平。

  目前,中、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联手建立了近地天体国际监测网,先后发现了近千颗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

  王思潮介绍,一旦有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情况,一般能够提前发现。如果能提前几年时间,通过宇宙飞船,将爆炸装置运送到小行星上进行引爆,就可以通过反冲力改变小行星运行的速度和方向,可能对于轨道方向的改变最初只是一点点,但是经过几年的积累,它最终就会远离地球,至少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本报记者 赵展慧 姚雪青)

  

  【链 接】 

  今年有哪些

  重要的天文事件

  除了我们已经看到的俄罗斯大陨石雨,以及本月16日有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之外,今年还有另外4个比较重要的天文事件。

  首先,我国“中华”号月球车,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在月球表面登陆,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天文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次,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继去年降落和登陆之后,今年将进入到探测火星的高潮期,对外星生命环境的探测实验,有希望取得重要进展。这在人类天文学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第三,今年太阳活动进入高峰期,有可能会出现太阳风暴,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和宇航员的出舱活动。

  第四,今年年底可能会出现100年所罕见的“埃森”大彗星,但这个变数很大。

  (王思潮)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