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出老陕的豪情(体验·转型中国)


高亢的老腔令当地百姓十分陶醉。

皮影艺人用双手把人们带到人喊马嘶的古战场。

    当地群众非常喜欢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表演。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

  24日上午10点,伴随着悠扬的胡琴声,陕西华山西岳庙的大殿广场上响起了韵味独特的老腔调。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乡党们高声喝彩。从23日到25日,当地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活动要上演三天。

  一人吼唱众人帮和的老腔号称中国“土摇滚”,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的气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老腔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以陕西黄河、渭河、洛河交界处的民间船工号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戏曲剧种。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是独有之长,久演不衰,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过年不听上几段老腔,那一年都过不舒坦。”蹲在长条板凳上的王老汉跟着节奏摇头晃脑,十分陶醉。除了传统戏,今年华山脚下还引进和创作了更多的外地优秀戏曲和迎合年轻人口味的时尚歌舞,深得好评。

  “元宵节除了人团圆,还要心相映。”华山管委会主任霍文军说。今年,当地首次推出了24座孝文化雕塑,开展孝道教育。管委会基层党支部还为仍工作在岗位上的一线务工者送上了热乎乎的元宵和火红的花灯。

  天色渐渐暗下来,孩子们的时刻即将到来。广场中央一个简易布棚小戏台上,当白色的幕布被灯光照得通明,随着一阵密集的锣鼓点,八方的大人小孩都被吸引过来。老腔和碗碗腔的皮影大戏隆重上演了。“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苍劲的唱腔响起,古战场上的人喊马嘶仿佛就在眼前……

本报记者 李 舸摄影报道  编辑:孔之众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