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
用这样的言辞,来描述位于赣闽两省交界处的瑞金毫不为过。据史料记载,在那峥嵘岁月,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参加革命者达11.3万人,其中5万人壮烈捐躯,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7166人。
在瑞金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处有这样一个典型的“红色村庄”——沙洲坝镇樟树下小组。苏区时期,为了创建和捍卫红色政权,仅有千余人的樟树下小组就有400多人参加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工作,其中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就有200多人,有名有姓的烈士89人。欧阳福一家7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长征途中全部壮烈牺牲,没有一个生还。曾任下肖区特派员的欧阳桂,红军长征后,全家除一名年仅两岁的儿子幸免于难,满门忠烈……
行走在这个村庄,人们都会放轻自己的脚步,用心去与那段历史对话。
村庄因盛产香樟而得名,其中上百年的樟树就有56棵,有的有四五百年历史,三四个小伙子也环抱不过来。
97岁高龄的苏区老干部欧阳汝浩总喜欢拄着拐杖,坐在樟树下的石凳上,给村民们讲村后8棵樟树的故事,用特有的方式怀念他儿时的伙伴。
苏区时期,村里有8名年轻的小伙子在“扩红”时参加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长征前夕,他们相约到村后,每人栽下一棵樟树。
小伙子们约定,等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到家乡看看,看看当年一起种下的樟树。他们承诺,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不仅要替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父母,还要照看村后的樟树。
如今这些樟树都长成了苍翠蓊郁的大树,然而,当年种下这些樟树的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由于音讯全无,当地政府给他们的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可是,乡亲们根本不相信这8个儿郎会全部战死沙场,他们期盼着总有一天亲人会回来。无情的岁月并没有给痴心守望者一个惊喜,在几代人的望眼欲穿中,樟树下村民们不得不默认,当年的战火已经带走了他们的亲人。8棵樟树,就这样成为烈士们的化身,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思念。
在村后,8棵并排的樟树枝繁叶茂连成一片,根本分辨不出那密密的樟树枝,浓浓的樟树叶究竟属于那棵树。樟树也成了村民们心中的“英雄树”,屹立在村庄,天天俯视自己的家园,守护着自己的乡亲。夏天来了,香樟的花开得满树都是。那些呈圆锥形花序的黄绿色小花,如飞絮点点,缄默而不张扬,给了整个村庄春末夏初时无限的芬芳。
走出那段动人的故事,今日的村庄依然美丽。村居以徽派建筑为主,结构多为砖木。村里一座宗祠被保存了下来。祠堂内的柱梁斗拱之间保存有不少绘画,上厅天花板上又镶嵌着两对倒立的木雕描金狮子,宛若在嬉戏玩耍。门廊顶部天花板上镶嵌着一幅有近百幅龙凤、瑞兽和花卉图案的雕板,以深浮雕、镂雕等精湛手法雕就,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村前,20多亩池塘连成了片,夏秋之间,荷花盛开,碧浪连天,荷香阵阵,身处其中,让人放下一身的疲惫。
这样静好的时光,或许便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