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者如“君” ——记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教授赵慧君


赵慧君近影。本报记者 葛瑜玮摄

        赵慧君: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香港病理学专科学院院士。

  1999年赵慧君开始研究无创产前诊断,她利用DNA测序技术,通过分析孕妇的血液样本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开无创性产前检查之先河。这项技术现已在香港、美国和欧洲多个国家获采用,成为常规临床检测方法。

  2012年,赵慧君当选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

  

  走过医院单调枯燥的走廊,赵慧君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白大褂下,一袭宝蓝色的连衣裙,一双粉红色的高跟鞋——印象中科学家的形象从此被刷新。

  同样被她刷新的,还有研究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方法,赵慧君的研究让产前诊断不再粗暴、危险。连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都在博客里说:“有赵慧君的脑袋,香港还怕什么?”的确,有慧者如“君”,准妈妈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中的赵慧君身兼医生、教授和母亲多个角色,却依然喜欢亲力亲为,忙碌充实、乐在其中。

  “全部是科学判断”——

  科研就像侦探推理,是从已知到未知的突破,再高深的科研可以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来解决

  书本里的科学家都有灵光一现的时刻:牛顿被苹果砸中,瓦特盯着跳动的水壶盖子,阿基米德在泡澡时悟出了浮力原理……

  “哪有那么多巧合?科学研究靠的是逻辑思考、科学判断。”赵慧君说。

  赵慧君自小喜欢逻辑推理、迷恋侦探小说。如今,给她一两滴血液,她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来龙去脉。

  她对逻辑思考的执着已经到了近乎固执的地步,就算有人说她眼光好、直觉准,她还是会强调一句:“全部是科学判断。”

  赵慧君1999年获选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香港基因权威卢煜明,开始了研究生涯。

  当时,虽然研究已经发现孕妇血液内含有胎儿的DNA碎片,但含量极低、质量不高,想要从孕妇血液中取得胎儿的DNA样本,再检测唐氏综合征患病胎儿基因组中多出的21号染色体,简直就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正因为此,赵慧君的研究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

  出人意料的是,10年后,唐氏综合征无创产前检测研究结出硕果。赵慧君带领团队,一路改良技术、提高灵敏度,将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用于DNA计数,从此,无创产前检测精准度大大提高,假阳性率只有1/1000,远小于传统筛查的假阳性率5%。

  通常,每200个接受唐筛刺穿检查的胎儿,就有一个会夭折,而赵慧君的研究则把不幸的那一个也留在了人间。现在,临床应用这项测试的国家已有10多个,美国的产科权威机构也推出新的临床指引,认同测试的效用。

  “科研就像侦探推理,是从已知到未知的突破。再高深的科研也可以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来解决。如果生理现状容许我们解决问题,做不到的说法我绝不接受。”这就是科学家赵慧君的“侦探家”气魄。

  “冷静面对每一秒”——

  想要在未知的领域发现新大陆,就要做好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心理准备

  在赵慧君看来,实验室是科学家的阵地,看起来平静,但却充满竞争。

  赵慧君回忆,她和竞争团队的报告曾经投向同一份期刊,前后发表时间仅相差一周,直到出刊,她才发现投稿时间居然是在同一天。

  “这不是巧合,是竞争。同一时间,在其他地方还有许多科学家和你一样聪明,做着一样的研究,”她认为科研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长期投资,“我们不能允许比别人慢,每一天都不能浪费。”

  赵慧君和很多港人一样,骨子里有“打工仔”的拼搏精神。从昆士兰大学毕业后回港,加入研究团队后就开始了“疯狂”的生活:专科训练、研究、教学及行政工作,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严格训练的结果是,一般医学科学家要十几、二十年经历的内容,她在六年内一并搞定。

  当然,她也意识到其中的风险:“我明白有可能在专科训练、研究工作两头都没有着落,所以我让自己保持平常心,集中精神、冷静面对每一秒,尽量做到最好。”

  正是这样一颗平常心陪伴着赵慧君在未知的领域探索。

  “很多人问起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我们没数过,也不在意。既然选择了科研,想要在未知的领域发现新大陆,就要做好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心理准备。”赵慧君平静依旧。

  “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做研究的时候全情投入,放工时就不会有牵挂,回到家就可以全心做妈妈

  在科研上全情投入的赵慧君,将接力棒传到了生活中。

  “既然选择了成立家庭就一定要照顾,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怀孕35周时,赵慧君突然患上妊娠毒血症,血压升高,双脚浮肿如象腿,须住院两星期。乐观的她冷静应对,自己24小时检查胎动,最终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女儿的出生,逐渐改变着赵慧君生活节奏:从原来每天工作到晚上9点才离开实验室,现在每天晚上7点准时到家,陪女儿吃饭、做功课,等10点钟女儿上床睡觉后,再开机工作。

  赵慧君亲自给两个女儿的点心餐盒,是她生活的一项“成就”。从准备做饼干、水果,到最终的装点入盒,都是精工细作、一丝不苟。这份出自女科学家之手的点心餐盒也在两个女儿的世界里享负盛誉,每次打开,同学们都会投来赞叹的尖叫和羡慕的眼光。

  赵慧君能兼顾双重角色多年,全靠清晰的时间分配。

  “做研究的时候全情投入,放工时就不会有牵挂,回到家就可以全心做妈妈。”

  不过,即便是在家里,赵慧君的心里仍然牵挂工作,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她的生活哲学是,工作和生活是相互的调节剂。“工作和家庭之间难免有碰撞的时候,但只要平时做得好,在特别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迁就的。”

  和所有母亲一样,赵慧君不愿错过女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时刻。为了参加双胞胎女儿幼儿园毕业典礼,赵慧君经过百般努力,才换得工作安排的调整。

  赵慧君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很“贪心”的人,又想陪家人、又想做研究。“人生如此丰盛,让人怎能不想好办法处理呢。”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