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权 不怕孤独——普京的强硬基因



      “你觉得一个人到中年、秃顶离婚的男人有魅力吗?”“当然没有。”“但是他叫普京。”“噢,他不一样!他是全俄罗斯最有魅力、最性感的男人!”这不是一个段子,这是莫斯科街头一段真实的对话。
   当天,普京刚结束他的年度记者招待会。当他走向出口时,一名记者追上他,询问大赦名单上是否有前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普京答道:“他已失 去自由10余年,这是严厉的惩罚。他还有生病的母亲,我认为可以作出赦免决定。”语惊四座。当年无情“剿灭”寡头的普京是向敌人妥协了吗?不,他是为了更 强硬。只有强硬,才能让一个其貌不扬的政治家具有惊心动魄的魅力。

      如果以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为中心,来审视2013年的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从其国内到周边,再到西亚北非,最后到整个世界,普京一步步构筑了他的“强硬版图”,巩固他的势力范围。

     在国内,普京使出一招“以退为进”的好棋。2013年12月,国家杜马(即下议院)通过一项全面大赦法案,赦免30多名反对政府人士。除了令人大吃一惊 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还有“暴力小猫”乐队。他们都因为干政而入狱——2005年,身为石油和金融寡头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资助反对党,密谋把总统制改为议会 制、自任总理并“架空”普京;2012年,“暴力小猫”乐队戴着面具走上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的祭坛,在这座东正教最重要的教堂里唱起辱骂普京的歌曲,抗议 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普京对他们的回应很简单:逮捕。


     但2013年,形势有了新变化。4月11日,俄司法部宣布,将关闭或处罚上万个非政府组织(NGO),包括最大的独立选举监督机构“戈洛斯协会”。6月 30日,普京签署“禁止在未成年人中宣传同性恋”的法案。前者被西方国家视为“打压人权”,后者遭到各国同性恋组织的强烈反对。他们合力号召“抵制索契冬 奥会”。这显然不是倾全国之力办冬奥会的普京愿意见到的。眼看离2014年2月7日冬奥会开幕式越来越近,普京干脆用行动封住他们的嘴巴——大赦“政治异 见人士”,从来都是改善国际形象的好办法。

     获得赦免后,“暴力小猫”乐队的一名成员发表了谴责普京的声明,但压根儿没人关注;霍多尔科夫斯基立刻飞往柏林,公开感谢普京,表示不愿意再与普京进行较量。曾经的反对派干将都已烟消云散,普京在国内已是“独孤求败”。

     在周边,普京打了一场漂亮的“绝地反击”战。乌克兰是苏联的第三大加盟国,近年来一直试图加入欧盟。2013年2月,欧盟与乌克兰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 宣布将在11月的欧盟与东部伙伴关系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峰会上签署“欧盟—乌克兰联系国协定”。面对“大兄 弟”开出的“脱俄入欧时间表”,普京的态度异常强硬:“俄罗斯不再想养活自己的邻居。(你)想参加欧盟吗?想像欧洲那样生活吗?那就像欧洲那样付钱吧!” 这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乌克兰跟俄罗斯买石油、买天然气时,一向享有“兄弟价”,比欧盟国家不知便宜了多少。

     2013年11月21日,在签订“欧盟—乌克兰联系国协定”前的最后一刻,事情发生戏剧性变化,乌克兰出人意料地宣布“终止签署协定的准备进程”。尽管 首都基辅和各大城市立即有数万民众示威抗议,但总统亚努科维奇决意投向“老大哥”俄罗斯的怀抱。普京慷慨地掏出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并暂时把供给 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下降1/3。他成功地将乌克兰留在自己的阵营,欧盟扩张到俄罗斯门口的梦想破灭了。当然,精明的普京可不会当“冤大头”,这150亿美 元和降价并不是马上到位,而是“取决于乌克兰未来的表现”。看来,亚努科维奇只能跟着“大哥”一条道走下去。

     此外,亚美尼亚也于2013年12月24日正式加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组成的“关税同盟”。拉拢到高加索地区的这个“小兄弟”,普京在周边版图上又多了一枚棋子。

     在更远一点的西亚北非地区,普京上演了一出“起死回生”的好戏。2013年8月,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一口咬定政府军在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使用化学武器并造成 上千人死亡。一直“置身事外”的美国蠢蠢欲动,奥巴马声称,只要叙利亚使用化武,军事干预就成为备选预案,并让国会就是否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举行听证 会。全世界都以为这次真要打了,结果,普京一个提议就让叙利亚局势恢复平静——美国国务卿克里随口说了一句“叙交出所有化武就可以避免战争”的假设,普京 立即抓住这句把柄,提出让叙利亚当局销毁境内所有化武并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这一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此时,“动武”念头遭到美国民众反对 的奥巴马只好顺着普京的台阶走下来。英国《泰晤士报》认为,“这是普京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强化了自己在中东的位置。对克里和奥巴马政府来说,这是一个 ‘羞辱性’结果”。

     普京执掌俄罗斯后,俄美关系屡有不顺,2013年更是分歧严重。6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爆出美国监听多国情报,并取道香港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机 场滞留一个多月。其间,美国一直半威胁、半请求俄罗斯将斯诺登引渡回美,但普京无动于衷,称不希望斯诺登危害美俄关系,但也不可能把斯诺登交给美国。最 终,美国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普京准许斯诺登临时避难,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美参议员麦凯恩说,这是“扇在所有美国人脸上的一记耳光”。恼羞成怒的奥 巴马取消了访俄计划。2013年9月,即使不得不去圣彼得堡参加G20峰会,奥巴马也是表情僵硬,与普京大打嘴仗。

     普京收留斯诺登当然是不会吃亏的,一方面,他得到了斯诺登所知晓的众多情报——虽然普京和斯诺登都不会承认这事;另一方面,俄罗斯在世界上树立了民主和 不惧强权的形象。讽刺的是,这个角色以往都是由美国扮演的。于是,顺理成章地,在2013年末,普京击败奥巴马,当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 的人物”。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