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独领风骚

 

 

 

金秋的中山陵,

黄色是用梧桐树编织的丝带,

蓝色的宝石是美龄宫。

这是一个只有南京人,

才懂得的爱情奇迹,

 

 

 

 

 

 

 

 

 

 

 

 

 

1897年出生于上海浦东的

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

精通六国语言,

活跃于政治外交领域,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就是一个内心藏着,

“风骚”的文艺女青年宋美龄。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说:

“这个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

丘吉尔这个骄傲有名的英国首相,

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宋美龄是他在世上,

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

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张学良

宋美龄绝顶聪明,

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

西安事变之后,

我之所以没有被杀,

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蒋介石

“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一位乱世美人,

以女性的非凡情感,

影响了大千世界,

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婚礼当日,蒋介石感到幸福之至,

日记云:

“见余爱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

平生未有之爱情,

于此一时间并现,

不知余身置何处矣!”  

 

 

刚与蒋介石结婚不久,

她闹着要做事,蒋让她去管北伐军的遗族学校。

她没嫌这个事情小,

把个小小的遗族学校管得井井有条。

美国人来参观,

说它是“东方第一新兴学校”。

此后,无论是参与政务,

还是参与妇女界活动,都有声有色。

 

 

西安事变时,

宋美龄亲履险境。

蒋感叹:

“妻之于夫,不惜牺牲其本身之一切,

以保全余之身心为惟一目的,殊为可感。”

 

1934年,

蒋曾写下一份“家事约记”作为“代遗嘱”,

已将宋美龄确定为自己的“至爱”:

 

“一、余死后,

不愿国葬,而愿与爱妻美龄

同葬于紫金山霞洞西侧山腹之横路上;

 

二、余死后,

凡武岭学校以及不属于丰镐房者,

皆全归爱妻美龄管理;

 

三、余死后,

经国、纬国两儿皆须听从其母美龄之教训,

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

不能有第二人为母也。”

 

 

宋美龄别墅建于1931年,

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

原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

后因蒋介石、宋美龄常在此居住,

遂称“美龄宫”。

 

 

 

 

空中俯瞰美龄宫,

两边通往主楼盘山路相绕,

中间主楼绿色琉璃瓦屋顶,

宛若一串宝石挂坠的珍珠项链,

紧紧的系在巍巍紫金山旁,

于青翠中透着雍容华贵。

 

 

更为让人惊讶的是,

二楼大厅是个开阔的“凸”形平台,

栏杆由清一色的汉白玉雕成,

每立柱都雕有一只凤凰,共有34只,

而从宋美龄出生到1930年,

提议建造别墅也恰好是34年,

如果是刻意,那么可以看出

当时蒋作为一国之首,

对宋美龄的一往情深。

 

 

很多人倾慕她的气质风采,

羡慕她的家世,爱情与婚姻,

仰慕她的权势地位,

知道她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

及对美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但并不知道她还是一位丹青高手,

有不俗的才情!

 

 

1949年宋美龄随蒋介石去台湾后,

宋美龄业余消遣最喜欢的、

也是她最下功夫的应该是学国画。

 

好强的她废寝忘食,

画艺渐为成长。

蒋大为惊喜,

常把夫人的作品,

秀给国际友人欣赏。

 

 

有趣的是:

一度宋美龄绘画,

都被外界认为是郑曼青代笔,

为了改变这一看法,

宋美龄出面请台湾有名的画家,

一起到士林官邸吃饭,

而后郑曼青提议大家一起作画。

在众目睽睽之下,

宋美龄从容作画。

此后,再没有人怀疑宋美龄画的真伪了。

 

宋美龄画作欣赏:

 

 

宋美龄的山水画,

构图妥贴,用笔精到,

古趣昂然。

 

 

张大千居住台湾后,

张群请张大千收宋美龄为关门弟子。

晚年,宋美龄经常在她的住所,

举办个人画展,

邀请张大千、郑曼青、黄君璧等著名画家

到士林官邸对她的作品进行点评,

在餐桌上画家们谈古论今,

饭后茶余一起挥毫泼墨,其乐融融。

她还常常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借出名画观摩、学习。

晚年客居美国时,

还偶尔参观画廊和艺术馆,作作画。

 

 

 

      2001年,宋美龄已104岁,

她仍然面色微红,

染过的头发长至腰际,

看不出已有百岁高龄。

连美国医生都惊异地感叹道:

“如此高龄,

还保持着一张看得过去的脸,真是奇迹!”      

宋美龄不仅颜值高,

还非常懂得养生。  

 


106岁时的宋美龄

   

宋氏家族其实是一个高癌家族,

用一句来说就是,

宋氏家族血液中都流淌着致癌的基因。 

   

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

1918年死于胃癌,享年52岁。

母亲倪桂珍,

1931年死于癌症,享年62岁。

大姐宋蔼龄,

1973年死于癌症,享年88岁。

二姐宋庆龄,

1981年也因白血病去世。

哥哥宋子文,

1971年因心脏骤停而猝死,享年77岁。

两位弟弟宋子安、宋子良,

分别死于脑溢血和癌症。

 

而宋美龄却寿高106岁,

享尽天年,在睡梦中辞世,无疾而终。

她的长寿密码究竟是什么呢

 

 

心中不留气  

 

宋美龄遇到不快的事,

找三两熟人谈天,

借机将胸中郁积之气吐光。

孔令仪(孔二小姐)便常为座上宾。

宋美龄生前的侍卫钟爱民,

也曾谈到“老夫人”长寿的秘诀,

就是“不留气”,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发泄出来。

心态平和长寿之本。

 

 

她看淡物质与金钱,

宋美龄一生不会赚钱,

更不管钱,

身后留下的银行存款仅12万美元。

 

 

她晚年曾遭遇过美国一家公司的欺诈,

但她说:

“世间之物,历来都是你争我夺,

可是争到头来又是如何呢?

还不是眼睛一闭,

所有身外之物都变成了别人的掌上之物。

当年慈禧老佛爷手中的财宝,

比咱们这些人多得多呢。

可是她死后什么也没有带走,

带到东陵里去的那些稀世珍宝,

后来还不是给她带来一场盗墓之祸吗?

 

什么事,她都能,

拿得起,放得下,

能得,也能舍。

 


图为1975年4月16日蒋介石在台北辞世,

宋美龄、蒋经国及蒋纬国走在蒋介石的灵车后

 

 

三餐清淡节制

 

宋美龄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

早餐是一杯牛奶、

两片吐司、一点黄油,

外加一碟盐水,

浸过的芹菜之类的蔬菜。

午餐为一盘生菜沙拉、

半碗米饭,也有少量的汤。

晚餐仍为半碗米饭,

陪同蒋介石进餐,两荤两素,

依蒋的习惯,

餐桌上多是宁波风味的菜肴,

如霉干菜焖肉、黄鱼汤等。

不过,宋美龄只食少许有骨头的肉而已,

如鸡爪子和鸡翼等,

这种独特的习惯,

源于宋美龄的上海文化背景。

 

 

“余亦学孔子有三不食:

水生腥物不食,

苦于皮肤敏症;

酱油、老醋不食,

盖中国酱油大多不卫生也;

怪异动物不食,

日前东北行辕,进奉犴鼻一对,

赞其香糯富含维他命,

余婉言拒之。”

以上记载,

也印证了宋美龄,

所操持的精致、清淡的饮食观。

 

 

日日不离蔬果        

     

宋美龄最喜欢吃新鲜的荔枝和菠萝。

猕猴桃也是宋美龄身边必备的鲜果。

官邸里的医生曾告诉她:

“多吃猕猴桃的好处,

就在于它的果汁可以美容,

并让夫人的皮肤,

永远保持白皙无皱的现状。”

 

 

年老时在美国,因牙齿不好,

便关照护理她的人

为她打制水果汁或蔬菜汁。

宋美龄尤喜欢用

加了薄荷的菠菜汁和青番茄汁。

 

 

80岁高龄时,

她曾去萨拉门托的柠檬园,

兴致勃勃地采摘柠檬,

回寓所时亲自带领厨役们和护士们

制作大罐大罐的柠檬糖浆,

独自享受不了,还拿来馈赠给亲朋好友。

 

    

坚持全身按摩

 

宋美龄始终保持冰肌玉肤,

原因之一就是她坚持天天按摩。

 

背部有许多可以有助于

人体健康与养生的穴位,

如果在生病时刺激一下这些穴位,

肯定对疾病的痊癒大有益处。

 

 

每当宋美龄自己感到疲惫的时候,

便会请护士代劳按摩。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她到了台湾,

开始配备专职按摩师,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宋美龄1975年,

赴美国治病时仍然没有中断。

 

 

她晚年时期,

每天午睡前或晚上临睡前,

两名护士轮流为她按摩。

一般是从眼睛、脸部到胸部、

腹部再到下肢、脚背、脚心。

这样的全身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

 

宋美龄在台湾唯一的嗜好是吸烟,

蒋介石生前曾多次劝诫而无果。

但自蒋过世后,她就将60多年的烟戒掉了。

 

 

她从不交待后事,也不立遗嘱,

2003年10月21日,

宋美龄在美国寓所,睡梦中安然离世,

享年106岁。

      

 

 

什么叫风骚?

国风与离骚。

这位横跨了三个世纪的风云人物,

她的一生历史功过与是非,

都将由后人去评说。

但她的一生给世人留下的,

一定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