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永恒的矛盾与追求——重读《罪与罚》



       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经典?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文学经典是一种修养,或者一种风雅,文学名著读得越多越好。最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上学的时候一头扎进去,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但是随着书越读越多,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经典作品读得快,忘得也快,似乎对自己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我想这里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少文学经典名不副实,成为“经典”有很多历史原因,未必是真正的经典;二是即使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作品,也需要阅读者具备相应的知识、阅历与审美趣味,未必每个阅读者都能从中受益。作为一名读者,应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经典。只有这样的经典才是真正触及个人心灵世界的,才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思想与艺术空间,也才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与世界。我的一个方法是,当发现自己喜欢一位作家时,就穷尽可能寻找他所有的作品来读,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沉浸于他的世界,对我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样一位作家。现在我依然记得,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我几乎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作品的中译本,走进了他那个充满激情的思想世界,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著作,在这里,我只想以《罪与罚》为例,谈谈与我们时代相关的话题。

  在我看来,《罪与罚》凝聚了19世纪后期最为深刻的思想矛盾与精神痛苦,这个时代的俄罗斯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型之中,在社会层面,是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在精神层面,传统的东正教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来自欧洲的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共产主义、无神论等新思想,在俄罗斯思想与文学界掀起了滔天巨浪,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世界,究竟是该信仰上帝还是该信奉无神论,是该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是要追随西方,是站在穷人一边还是站在新兴的富人一边?面对这些重大问题,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思考与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罪与罚》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穷困潦倒的大学生,他崇拜拿破仑,想靠个人奋斗干出一番事业,但是他缺乏发展的最初条件,为此他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可此后却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与精神危机之中,小说围绕“一个人为了伟大的事业,是否可以杀死一个渺小的人?”这一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与痛苦的挣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擅长“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罪与罚》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呈现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思想悲剧,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精神矛盾,以及超越于时代之上的对人类灵魂的深入剖析。

  阅读这样的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思想的激流之中,内心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则不得不思考,我们为什么没有产生这样的作品?从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不仅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而且中国人的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每个置身其中的人内心都是动荡不安的,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作家能够写出中国人的“心灵史”。相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缺乏的是感受这个时代精神变迁的能力,而要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我们需要具备思想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艺术创造的能力。思想的能力让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做出独特而深刻的思考;理解他人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打破自我的限制,理解不同的阶层与个人,理解不同人的经验、感情与思想,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及置身其中的“自我”;艺术创造的能力则可以让我们打破文学的成规,充分表达出我们的个人体验与这个时代的经验,创造出新的美学与新的经典。

  每个时代都为作家提供了丰富而复杂的经验,我们的作家只有置身其中,将自己与更广大的人群联系起来,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体验到他们的内心,才能最深刻地切入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命题,进而超越具体的时代,写出人类永恒的困惑、矛盾与追求,只有置身于最现实的土壤,我们才能从狭隘走向开阔,从瞬间走向永恒。李云雷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