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碰撞·把根留住



 “文化中国”的新纽带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开幕仪式暨颁奖典礼于9月15日在位于深圳市的何香凝美术馆举行。主办方从推荐的60多名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中,遴选出生于或长期生活于美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泰国等13个国家22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方式。

  在15日晚的颁奖典礼上,潘逸舟(日本)、唐子豪(美国)、陈赛华灌(新加坡)分获新锐奖、新视觉奖和最佳创作奖。

  随后展演了旅德艺术家团队根据何香凝美术馆立面设计的多媒体建筑影像,美术馆也特意开辟了晚上8时到9时的展览专场,让观众体验到在晚上参观艺术作品的别样感受。

  为配合本次展览的进行,主办方还邀请了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参展艺术家,并在9月16日就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之文化身份认同、生存境遇及感受体验、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与对文化冲突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据悉,该项目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创立、倡导和主办,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中国”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之一,希望“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海外华人的联系,并加强在文化艺术方面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体现祖国对海外华侨的关注、支持,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不同国家、族群之间的文化和睦相融。

  “在地未来”的新主题

  此次展览旨在鼓励优秀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挖掘年轻、新锐的艺术家,并促进他们与国内艺术界在未来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并搭建一个以何香凝美术馆为主体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参与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交流、展示的全新平台。

  之所以选取“在地未来”作为展览主题,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说:“主要是针对置身异域的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的生存境遇和感受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远不是一种简单的‘在地’生活创作或被同化的想象,而是根植于中华传统,依据所‘在地’的异质文化空间的艺术创作。”

  正是这种共同身份的处境,使海外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本土的,也不同于所在地的,而是具有多种文化特征,并不断变化的性质与形态,或许更多的是一种适应、冲突、磨合的混杂结果。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艺术家廖丁婷表示:“在创作过程中,我的思路并非单一的借鉴西方,也没有完全回归中国传统,而是在力图求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心底寻找新的方向。”

  这种结合中华传统母文化元素从事艺术创作,同时又具有传统的、在地的、全球化的这样一种思路,或许代表了海外华人艺术创作的混合形态和未来趋向。

  本次展览所呈现出的正是旅居海外的青年艺术创作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与“所在地”异域文化之间沟通、磨合、感知之后的结果。

  “文化认同”的新思考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那么你将不知道到哪里去。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艺术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那么只能随风飘扬。

  一方面,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由于自身经历或华人社区、家庭的影响,华人文化价值观已深深根植于自我意识之中;另一方面由于定居或旅居异域,要立足国外,需要接受或认同在地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认同与对民族文化的忠诚或多或少处于矛盾之中,他们不断思考着自身明确的身份。也正是由于这种双重的碰撞,使一些在异国他乡的青年艺术家具有无根的漂泊感和边缘的散聚心态。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冯博一先生表示:“这种心态并不只是保守地执著于原有文化而对在地国文化的抵制,也并不是织制一个文化之茧来减轻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张力,一种以在最基本的水准上保持着文化认同,并在视觉文化上为自身的文化冲突来展开未来方向的力量。”

  冯博一说:“海外青年一代艺术家已经摆脱过去的文化记忆,不再只是单一地去表现文化的冲突、融合等主题,而是开始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并试图在创作中表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

  这或许是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在地未来”艺术创作的一种发展趋向。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