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博学多才,对数学、物理都有研究,更让他引以为傲的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更钟情于佛教,认为他是整个人类的宗教,在解除人类痛苦和博大精深方面,佛法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门学说,而且愈研究愈有兴趣。在遇到了佛教后,罗素找到了慈悲与智慧的究竟正道。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各种宗教,大多数都有导人向善、净化社会的良好功能,因此信教的人与不信教的人在性情、人格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993年,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在加拿大与一百多位博士的座谈会上说:“没有学过宗教的人,难以确立一种正确的行为标准;学过宗教的人,行为、处事则会更趋于合理。而在所有宗教中,最为殊胜的即为佛教。”
关于佛教殊胜的观点,并非只是佛弟子的一种偏执之词,人们可以通过对流行于世的浩瀚佛教经论所诠释的丰富涵义与其余宗教涵义之间做冷静、客观的比较,即可得出上述结论。比如在理论上,佛法包含了所有宗教导人向善的特点,也具体分析了多数宗教中最高精神象征“万能神”的真实涵义与在理论上的层次。在实践中,其他宗教通过修持实践所能达到的种种果位,即“最高境界和成就”,在佛教中都可找到对应的位置;而佛教中那些比较超胜的果位,如“阿罗汉、菩萨、佛陀”,却已远远超出了其他宗教的范畴。
因此从教义上,佛教的殊胜已非其余宗教之所能及。参与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家谭嗣同曾经说:“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即佛教最为博大精深,而儒家与基督教则相对较逊色。又说:“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马克思、恩格斯也都认为佛教中的辩证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如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米尔曼主教也说:“我越来越觉得释迦牟尼世尊就是道路、真理和生活。”一位穆斯林学者评价道:“佛不仅是佛教徒的财富,他也是人类的共有的财富。他的教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通用的。”
伊斯兰教主张“信我者生,不信者死”,基督教也主张“信者得救”,而佛教则主张绝对的理智,并完全放弃强迫与暴力。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即佛教虽然超胜世间任何一门学问和宗教,但佛陀已证悟到,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皆无有自性,都是以如梦如幻如水月般的显现而存在,本来即是清净,基于如是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证悟,故佛教能真正平等地看待宇宙中发生的所有现象而摆脱一切执著,并能以彻底无我的出世精神,来做慈悲地救度每一个受苦众生的入世事业。故佛教赢得了希求脱离痛苦和追求真理的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不管他是属于何种宗派和持任何见解的人。所以,只有佛教才是整个宇宙的宗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是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有情世界的宗教,它在无生无灭的法界中永世长存!
如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说:“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法就会一直延续,因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现代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论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在哲学界,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著有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四十多部,并在1950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