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作者携28位台胞將40餘件涉台藏品及两岸家書捐贈於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唯一反應袓國大陸與台湾歷史关系為專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長期致力于征集與保護涉台文物,收集整理两岸家書.譜牒等文獻資料,搭建平台延續"两岸一家親"的故事。所呈现出的「两岸家書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两岸血濃於水的親情和歷史真相。
少年時期,學校的音樂課本內有一首歌,歌詞至今清晰記得:
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
悄悄斜照著荒涼的草場,
上面有個異鄉 的遊子,
獨自徘徊月下低頭默想。
思念他那遥遠的故鄉,
思念他那年老的爹娘,
不知他們是否安然無恙?
是否也在月下低頭默想?
唱這首歌,虽然已達一甲子之久,何以仍對歌詞如此清楚記憶?無他,深有所感而已。雖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但對這首歌卻於心戚戚焉。文字和音樂均能深入人心,讓人融入情境之中,在當年電訊不發達的年代,書信是最能傳達情感和思想,互通境況的工具。遠方的遊子若能有家中親友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奮鬥力量的來源。
在教育和電信均未普及的年代,互通信息往往只能靠他人傳的口信,古詩云: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在任何訊息在戰亂中都十分難得,許多未受教育的人,若要用書信,更還必須有人代筆。
所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兩岸對峙長達數十年(1949~1987)的情況下,家書豈只值萬金而已?縱至開放探親,故鄉是否如舊?家人是否依然?仍安在者幾多?如何取得聯繫?彼此情感仍存幾許?若要返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已改,容顏已變,又是如何近鄉情怯?若非有書信的支持及召喚,遊子敢還鄉否?
媽媽的溫暖懷抱,故土的芬芳,祖國的臂膀,只有被迫遠離的遊子方能深刻感受。遠離了,心靈上就出現了無法彌補的空缺,以致夢魂牽掛。
對親人及故土的情感,是永遠割不斷的。在開放『三通』之前,台灣光復之初從大陸來台的人士,莫不隨時隨地想方設法,期能從各種管道和故人取得聯繫。有人透過在美國、日本,香港或世界各地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去打探故鄉的一切消息;有人則期以到國外留學的親友子弟,設法投遞信件到故鄉。即使花費巨大,若能從輾轉中獲得些許消息,就如獲珍寶,如果獲得的消息是好的,就不禁欣喜若狂。相信在故鄉的親人,對於隨著國民政府或國軍到台灣,數十年毫無音訊的遊子,相思一樣情切。
大抵上,彼此初得聯繫,都只是報喜不報憂,許多事情都還是相當保留。待產生了血濃於水的情感後,感覺『安全了』,才慢慢的把真相、現況在書信中披露。情況較佳的一方,往往都會傾盡一切力量,想要協助對方。如此努力的補償行為,原因無他,由衷的情感而已。
藉著『在台大陸人士』與故鄉親人的書信,不只維繫了兩岸情感,更讓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彼岸的同胞有更多的了解。更進一步的讓許多已世代居住台灣數百年的台灣同胞,展開了尋根活動,對原鄉故土及先人血脈、文化產生深深的認同。
猶記得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後,我所認識的『外省籍』長輩,只要境況可以,無不立即趕辦相關手續,以期儘快返鄉探親。辦理手續的期,也都心裡忐忑,寢食難安。無法即刻成行的,也努力透過台灣各地設立的大陸各省市同鄉會的協助,把書信、金錢委託要返鄉探親的同鄉,給故鄉親人帶去書信、各種訊息以報平安。而能夠返鄉探親的人,那種迫不及待的樣子,讓人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許多『老鄉』要返鄉探親,大多數的人都會帶上積蓄,還有許多人甚至以標會、借貸等措更豐厚的資材,總期望能盡力補償心中對故鄉親人的愧歉,並營造出衣錦還的樣子,讓故人相信他們很好,可以放心。這樣的做法和用心,無疑是十分可貴的真感情。
自前清朝廷腐敗以致華夏積弱起,中華民族陷入苦難境地,屢經外侮甚至割地賠款,繼以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內戰接踵,破壞許多產業及人民原有的生活秩序。造成民不聊生,進而更因此流離失所的慘況。國共之爭後政權更迭,山河依舊卻已變色,兩岸隔開了親情。政權的爭鬥,造成了許多人背井離鄉,這是人民的苦難,無辜的老弱婦孺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近二百年來的中華史,可謂是災難連著災難。華夏子弟的災難已經太多了,如果台灣和大陸之間仍然無法和平相處,可以想見的就是災難又要延續下去。我們真的無法從這長期的苦難中好好反省嗎?是政治人物缺乏智慧?亦是掌了權力,享受利益的那些人,因著一已之貪惡,集體性的故意製造混亂,以藉混亂來上下其手?怎忍令十數億無辜華夏後裔,淪於塗炭的境地,以謀取少數個人之私利?
台灣至少有千萬以上的人民,尚未具備智慧,看透政治人物權謀的險惡之心。該由誰來喚醒他們?
曾任台湾國防機構軍醫署參謀長的朱丕鶚從不收集珠寶古玩,他人生最重要的『珍寶』,就是故鄉人寄來,或託人送達的書信。
朱丕鶚讀高中時離家參加國軍,即未隨軍轉戰各地,無法再與家人聯絡上。在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之後,立即商請他台灣籍的夫人,儘速辦理相關手續,代他回山東省即墨縣的老家探望。夫人費了許多功夫找到即墨老家,並找到他的族人後,才知人事大異。在電話中獲告知故鄉的情況時,曾在戰場上對敵拼搏,歷經許多戰役(自少年入伍的他,因戰功升官,在擔任上尉連長時,才考入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就讀,再轉任軍醫),向來雄糾糾、氣昂昂的這位男子漢,竟當場淚下如雨。隨後並決放棄馬上要晉升少將的機會,提早辦理退伍,轉受聘於民間醫院,以增加更多的收入,用來捐助故鄉受苦的親人。
歷任多處國軍總醫院院長的他,在行醫過程很幸運的找到了也隨部隊來到台灣的父親和堂哥,把他們都接到家中來一起生活,但老家的消息卻一直都打探不到。直到夫人代他回到日夜思念的故鄉,方知朱氏的整個家族,因他們父子的關係,被列為最嚴重的『黑五類』。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極其嚴厲的清算鬥爭,原本望重一方的家族,竟成為最凄慘的破落戶,連祖墳都遭破壞,堂屋也被充公無法居住。許多堂兄弟姊妹,因被打成黑五類,又過於貧窮,根本無法結婚。家族遭到清鬥爭的原因,完全係因為朱父從軍抗日後,又隨國軍參與國共戰爭,還跟著國軍部隊來台灣;加上朱丕鶚也是從軍後,隨著國民黨軍參加多次國共戰役,來到台灣又繼續擔任軍職。
在與故鄉家人聯繫上後,朱丕鶚醫師把積蓄全部交給夫人,由夫人繁往返台、大陸,代他回到故鄉重建祠堂、重修祖墳,並資助族人成家立業。在往後的許多年,朱醫師儘可能的捐助故鄉族人,他囑咐夫人:這不只是補償,更因為要向祖先有所交代,以這種方式盡孝道。
再舉一讓我至今記憶十分深刻的例子。1977年,服役於金門的連長叫傅邦武,他十七歲即取妻,十八歲時妻子為他生下兒子。他就是在前往買雞和酒等物品,要給妻子做月子時,被國軍部隊『抓兵』,此後與家中斷了聯繫。隨部隊轉戰,1949年之後跟著部隊來台,整整三十多年沒有能夠和家人連繫上。
他在部隊表現優異,獲推荐到陸軍官校進修,當上了少校連長。這在他的家鄉 也算是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的事情,但他卻因一直未能獲得家裡的任何消息,為此常常一個人在連長室裡獨自思念。許多同袍在台灣結了婚,他也幾度遇到合適的對象,卻因念著故鄉的妻兒,而蹉跎了時日。傅連長平日生活十分省儉,有了相當可觀的存款。他期望有一天能衣錦還鄉,這些積蓄能對他的妻兒有所補償。對他而言,家書何止萬金呀!
想當年年輕學孑負笈北上求學,住在學校宿舍,夜半常聽到同宿的哭泣聲。這些在聯考中能勝出,在球場上還可以叱吒風雲的昂藏男兒,離家求學相隔不過數百里,而且假日即可返家,又隨時可以家人電話聯繫,卻也難忍思家之苦。我在金門古寧頭服役之時,處於面對敵人的戰爭第一線,方能稍稍體會面對不可知的茫然、擔憂害怕與不安,思念親人之情油然而升。以此來設身處地的想想當年來台的人,其身心的壓力實難想像。
日之所思,夜之所夢。數十年音訊斷離,夢魂牽掛千里之外故鄉的親人,往往就是在台的『遊子』最最放不下的思念。漂泊在外的心,既不會安定,更難以快樂。
在開放『三通』之前,兩岸的各種通信都受到很大的禁制,家書何只能以萬金計矣?1949年之後隨國軍來台的軍人,和隨政府來台任職的『大陸人』,在台灣均被稱為『外省人』,他們雖在台灣數十年,日常生活與言語、風俗習慣,一直和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都有著巨大的隔閡。大陸來的官員及軍人,往往住在所謂的『宿舍』或『眷區』(也被稱為竹籬笆)內,他們的小孩也往往和『台灣人』的小孩玩不到一塊,甚至在學校裡,雖已全面的推動國語教育,但在生活、語言以及從事的遊戲上,也甚難以完全融合,彼此有意無意的相互區隔。這種情形,自然會讓來自大陸的人,更緬懷故鄉的土地和親人。
許多曾在大陸已成婚,來台之後一、二十年後再婚的,或故鄉的配偶因著生活的實際需要而再婚的人,在取得聯繫後,也都泰半能夠相互諒解。也往往在後來出現『兩家成一家』的歡喜結局。
而在兩岸隔絕的年代,分離在兩岸的親人之間互通的書信,字裡行間所洋溢的情感,真情的流露,可謂血淚交織。這些書信就是時代和苦難最好的見證,一定要珍視之,列為重要史料,善予保存,以提醒後代——尤其是兩岸的中國人,絕對要以此鑑,莫要再釀成戰爭的大禍。
兩岸的和平統一,才符合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也是中國人未來永久、最好的生活方式。不但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甚至也帶能來全世界的利益。如今反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就只有美國和目前在台灣掌權、享受著諸多『不合理』利益的政客,以及被他們迷惑的無知者。
請大陸方面繼續秉持著耐心及善意,再給予一些時日,終能讓那些暫時遭到迷惑的台灣人恍然大悟,樂於回歸祖國懷抱,屆時兩岸的和平統一即水到渠成矣!所謂事緩則圓,兩岸的延遲統一,對大陸而言損失並不大,反倒是台灣人民未能及早回歸,諸多原可享受的大國紅利,因蹉跎時日而未能獲得。但民心的安定和心悅誠服,毋寧是主政者的最高原則,故不宜躁進也。
為文至此,我特別想說的是:一定要以史為鑑,在戰亂中造成人命財產的極大損失,以及骨肉的離散,是人生與世事之大悲。別讓烏克蘭發生的災禍,也在台灣上演。兩岸所有的華裔子孫一定要有『兩岸一家親』的認同,千萬不能再兵戎相向,讓這種因戰爭而造成的各種悲慘事再度發生。至誠祈禱!(作者/李正圻,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台湾孫文南院執行長)
———————
责编/韩好
编发/新媒体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