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所到之处,闪光灯晃得睁不开眼,咔嚓的快门声让人心烦意乱。在当下中国,能享受这般待遇的只有Angelababy和TFboys这样的当红明星。但显然,他不会喜欢这样的比较。
微信公众号里,并不出自他手的《莫言语录》时不时会更出新篇,动不动就缔造一篇10万+。
穿什么衣服,讲什么话,都是新闻。不同的是,过去他多出现在“文化版”、“读书版”,而如今,他常常被赤果果地堆上“娱乐版”。
在国外,他被打上“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福克纳”这样的标签。在国内,他和他的作家朋友们也有了明显的分野——他是诺奖作家,其他人是茅奖作家。这一字之差几乎意味着,别人是作家,而他,是文豪。
他自己并不接受“文豪”、“大师”这样粗暴的溢美之词,他说“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但国人并不答应。就凭他“破了诺奖的处,证明了中国文人还行”这一点,就必须名垂青史!
他成了一个符号。不过,在群山之巅的他,却十分苦闷。
苦,如今媒体更喜欢选用他这样的表情。(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头发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凌乱。
他人缘极好。他的茅奖作家朋友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捧他”。毕飞宇说他的文学造诣远甩村上春树几条街;已经“一幅字10万”的贾平凹亲自为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题写牌匾……
但这些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慰藉。当他们一起出现时,毕飞宇出于客气的“承让”,李敬泽出于善意的“躲闪”,都让他感到“高处不胜寒”。
面对迷弟迷妹的包夹,他的朋友李敬泽善意地躲开,嘴角那一撇笑意令人玩味。
他那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也在衰退。甚至连那些平时展现超高情商的自我调侃,似乎也变了味道。
一场万众期待的诺奖级对话,内容确实谈不上精彩。
回到文学本身,所有人都在等待他获奖后的第一部新作,却迟迟等不来。
他“比任何人都期盼中国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出现”。因为这个人出现之后热点和焦点都集中在Ta身上,而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写小说了。
获奖后的5年内他基本没写东西,主要是在世界各地演讲。“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太多,有些无法推卸,有些不好拒绝。十个邀请中只选一个接受。也每个月都忙不过来。”
有较真的记者做了一份统计:2016年10月11日,是莫言获得诺奖1500天的日子。仅就“网络上能搜索到的内容”,莫言在这1500天中,来到过世界上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进行过18次讲座、13次对谈,参加过26次会议,其中作为主持人的会议有7次,题过10次字。平均下来,他每一个多月要至少远行一次,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讲座和参加一次会议,每四个月要进行一次对谈。
江山折腰,功名累人。
莫言心里苦,心里苦莫言。那个可爱、平和、憨厚、幽默的管谟业,何时君再见?
这样发自内心的笑容越来越少。
这样萌萌哒的摆拍再也难见。
更不用说这样不顾形象“啃香肠”。
而这样的素材越来越多,不过讲真,这座石雕很传神。
像这张照片,注定是永恒的经典了。
所有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这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