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几个环保组织联合致环保部一封公开信,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河北省秦皇岛西部生活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情况,要求撤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环评资质。记者近日深入事件发生地进行调查。
100份调查表是真是假?
村民表示,“被调查人员”有部分查无此人或不在村子,其余人员不知调查表
1月16日,记者来到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潘官营村。一座巨大的水泥建筑框架和六七十米高的烟囱,距离潘官营村村口道路不足1000米,厂区门口“工程公告”的标牌上记录着:“工程名称:秦皇岛西部生活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单位: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牌子周围杂草丛生,散落的建筑废料已经腐烂。一位看门的老人说,工厂已经停建两年了,建筑队让他在这里帮忙看着东西。
项目的停工,要追溯到潘官营村潘志中、潘佐富等村民漫长的司法诉讼。2011年5月27日,河北省环保厅撤销了其2009年出具的该项目环评批文,同时明确要求:在环评报告重新上报获批之前,该项目不得施工建设。
当初使这一项目得以上马的重要依据,是一份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3月做出的长达数百页的环评报告。
记者在这本环评报告的公众参与部分看到,“通过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发放调查表、召开公众参与等形式,调查结果表明,100%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和选址。”环评报告后还附上了100份公众意见调查表,人员涉及潘官营、南桃园、小营以及水洋坨4个村,这些调查表的“填写者”几乎全都表达了赞同建设焚烧厂的意见。
但调查表涉及几个村的不少村民不认同报告的结论。潘志中、潘佐富、潘庆文等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将调查表进行核实发现,村委会证明“查无此人”的共计15人;调查表填写时已经死亡的1人;离开村子多年、常年在外的14人;因故意伤害他人已潜逃8年的1人;同一名字重复填写两份调查表的1人;1人在镇政府工作,1人未找到,共有2人未核实。剩余的65份调查表与在村里的实际村民名字相符,但这65位村民都写证词并按手印表示“此前未见过该调查表,调查表不是本人所写,且不同意在该地建设垃圾焚烧项目。”
报告中说,环评信息第一次公示时间是2009年1月5日至16日,第二次为2月20日至3月5日,但记者走访多户村民,他们表示从未看到过此公示。
据潘佐富介绍,2009年4月16日,潘官营村原村主任乔晏利带人圈地建围墙,引起村民反对。当时村民只知道要征地建厂,却不知要建什么厂。直到约半年之后,在潘官营村村委会一次日常会议后,他们才得知要建垃圾焚烧厂。
记者在一份材料上看到,签名反对该项目者有1500多人,并有37个村委会共同盖章。从事环境诉讼的律师夏军说,“环评机构只要以公众参与部分为依据得出结论,就要对调查问卷的真实性负责。”
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客观?
未评价当地环境现状,未叠加环境背景值
村民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厂址1公里以内有数千人居住,5公里范围内汇聚了20多个集中居民区,近8万人口。
原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赵章元教授说,“国内外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方法大致为,先对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再预测项目建成后工程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评价,然后将这两种评价所计算得到的污染物浓度场叠加到一起,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
赵章元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十几家造纸厂、纤维厂、化肥厂、屠宰场使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等都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承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