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 “艺术城市”助力建设美丽家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亮点和影响力。文化特色越强,城市影响力就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就越快。在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旧城改造(尤其是县级城市改造),一定要以“艺术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创造“艺术城市”要结合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挖掘当地未挖掘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形成地域性特色城市;要站在全球旅游、特色旅游角度进行城市规划;要从“影响力、标记性、艺术性、公共性”四个方面评价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建设;要将构建“艺术城市”与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艺术城市”概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遗存,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将会让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美好,将会产生一大批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极具个性风格的艺术城市、文化城镇,必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升华,同时,也会给我们各个城市带来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以“艺术城市”概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是对我国城镇化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新模式的有益探讨。如何打造“艺术城市”特色县(市、镇)?首先,必须明确使命、价值和愿景;其次,制定出特色县(市、镇)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然后,将其分解为系统的、可执行的目标和方略;最终实现打造“艺术城市”特色县(市、镇)的宏伟目标。

  主题文化是形成“艺术城市”唯一性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构建“艺术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就是塑造“艺术城市”主题文化内核、铸造主题精神气质、张扬主题经济态势、彰显主题建筑风格,以此形成“艺术城市”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社会经济、城市形象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形成“艺术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并拥有核心竞争力。

  以广西灌阳县为例,创建“艺术城市”特色县,必须首先构建灌阳县的主题文化。这样才能使灌阳的形象和品牌鲜明地突显出来,才能影响世界,形成热点,形成注意力,形成品牌形象和标志性符号。以灌阳县主题文化彰显灌阳县的特质,从而形成灌阳的特质资源,以此,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进行角色的全新定位,在差异化的竞争中获得独有的主题文化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灌阳创建“艺术城市”特色县,就是一切以人为本,引领发展潮流,从根本上超越城市的局限性,创建未来的城市。未来的特色灌阳,概括起来就是“山水画、田园诗、生活曲、梦幻情”,是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数字城市、度假城市、情感城市、友好城市、立体城市、幸福城市”大成的特色城市。依据灌阳实际情况,我们量身策划设计了以下路径:

  首先,依据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套完整的“艺术城市”特色县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涉及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包括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水平。指标体系将为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和方向。

  其次,以“瑶族发祥地”文化结合“艺术城市”概念,形成灌阳主题文化,构建灌阳美丽家园。依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灌阳县建设“艺术城市”特色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以瑶族之源、亚洲艺术中心、绿色农业等“三大板块”形成三大强势品牌,构建具有唯一性、具有世界地位的文化旅游胜地。

  第三,为达到集群效应,灌阳还将牵头组建“中国瑶乡文化旅游经济圈”联盟。以“意识观念现代化、资源整合特色化、运营理念品牌化、营销目标全球化”的理念,联盟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共同挖掘“东方民族文化”,形成瑶乡文化旅游概念和神奇的瑶乡文化旅游现象。打造一个超越县、市乃至省行政区划范围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各瑶族自治县形成一个区域特色产业格局,形成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瑶乡文化特色经济圈。

  未来的灌阳将是绿色生态的,“瑶族发祥地”文化与高雅雕塑艺术相结合的,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以人为本、以瑶族文化为核心、以艺术为产业内容的“亚洲艺术中心”,将成为中国首个“艺术城市”特色县。未来的灌阳将是一座历经千年沧桑而罔替不衰的亚洲“艺术城市”,将是一座“瑶族发祥地”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名城!

  (刘彤为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蒋骏雄为资深策划人) 

            

  新闻背景

  美国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首位的是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目前,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展开。

  以往,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土地功能和经济功能被作为主要内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在规划中的地位被忽视。这导致城市空间规划偏重功能设计,严重缺失对城市主题文化的设定,城市空间形态没有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基础上。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单一“土地使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传统城市规划做法,无疑已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城乡各方面利益关系大调整的过程。目前来看,各地政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盲目追求铺大摊子、延续以往城镇化问题的可能和风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解决由于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僵化所导致的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质、形象单一,特别是“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城镇特色文化建设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城镇特色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艺术城市”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据,规划一座城市的建设,包括在旧城改造中保留历史文化、历史风貌,同时重塑城市功能。“艺术城市”是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文化艺术规律、经济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唯一性的城市设计和公共艺术,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环境。刘 彤 蒋骏雄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