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达—— 走进联合国的蒙医传人


  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小伙子,今年10月初应邀出席了2012年联合国“世界人居日”大会。他今年只有27岁,却精通蒙语、藏语、汉语,编译了90多万字的医学著作。他就是我国蒙医学科带头人、蒙医第十一世传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医院院长阿南达。

  1985年,阿南达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的一个蒙医世家。父亲在苏米图卫生院当院长,常给幼小的他讲述舅爷爷出诊看病,一根银针、几包草药救治病人的故事,令他十分向往。那时,医院就是他的幼儿园,他一边玩耍,一边帮父亲整理草药,知道许多草药在药房的哪个位置。6岁那年,一个病人疼得满头冒汗来看病,恰逢父亲外出就诊,阿南达便从药房里取了些草药,并叮嘱他如何用药。令人惊讶的是,那个病人服药后,胃就不疼了。小阿南也能治病这事轰动了街坊四邻。阿南达原以为会受到父亲夸奖,不料却挨了一顿骂:“治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没有号脉就配药给病人,万一吃错了咋办?”

  与其他医学谱系不同,蒙医最看重采药,每一种药草,都有相应的采摘时令。因为父亲出诊工作繁重,阿南达从7岁起全面接管了采药的重任,还动员村里的小朋友们帮他采药。因为他弹弓玩得很熟练,用弹弓打麻雀百发百中,阿南达和小伙伴们谈条件,用麻雀换草药,谁采的药多,吃的烤麻雀就多。

  上小学了,老师问:同学们长大后理想是啥?阿南达的回答是:我想当喇嘛医生,为痛苦的人治病。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鼓励说,阿南达的理想很好,只要好好学习,一定可以实现。阿南达成为班里做作业最快、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12岁,阿南达真正开始系统学习蒙医——他被父亲送到“恩师”舅爷爷家,成为舅爷爷24个徒弟中最小的一个。一位师兄拿出很厚的两本书《四部医典》对阿南达说:“只要把这两本书背熟了,你就能称作‘大夫’,也可以给人看病了。”阿南达如获至宝。

  经过两年零7个月,阿南达竟然将《四部医典》倒背如流。舅爷爷觉得他吹牛,便抽题考他,结果他全部答对。有时病人在等待舅爷爷看病,阿南达会偷偷地给病人号脉,并告诉其症状和治疗方法,然后再听舅爷爷的诊断和自己的是否吻合。没多久,当地就有了一种说法,说舅爷爷那里有个叫阿南达的小徒弟,号脉准、医术高。

  为了使蒙医学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结合,2003年11月,阿南达考入北京雍和宫佛学院;2005年,他又到甘肃省喇布伦寺学习佛学和蒙藏医学,除了就诊、吃饭,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很少在凌晨两点之前入睡,哪怕到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他都带着厚厚的医书《素女经》……

  过去因为缺医少药,许多牧民把小病熬成了大病。阿南达给自己定了规矩:每年拿300个名额给贫困病人免费看病。在鄂托克旗,每到阿南达坐诊日,蒙医院患者排起长龙,许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赶来。阿南达从早上8点坐诊到次日凌晨两点,如果不是小伙子身强体壮,早累趴下了。

  8岁的柴力干是四子王旗一个普通牧民的孩子,当地市中心医院的彩超结果显示,他肝硬化已发展到腹水阶段。当他的父母抱着柴力干找到阿南达时,孩子已经难以进食。阿南达给他一个疗程的蒙药,经过21天的治疗,孩子的肚子变小了。又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孩子脸色泛起红润,不仅能吃饭,还能下床玩了。为感谢阿南达的救命之恩,3年来,柴力干一家每逢节日都要去看望阿南达。

  阿南达研读《本草纲目》后认为:“李时珍基本上把南方的草药都写进去了,但当时交通不发达,《本草纲目》对北方药目涉及较少。”不同地方的药草有不同的作用,内蒙古是高原地区,这里长出的草药有自己的特点和疗效。他想把北方的药目全部用蒙语记下来,然后翻译成藏语、汉语,出版一部《中华药草大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听到后,高兴地对他说:“好啊,等你把这本书写出来时,我可以给你写序。”

  今年8月17日,联合国人居署署长西西莉亚女士到阿南达所在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医院看望了他,并为他题词:愿你从事的蒙医蒙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