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袁世凯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长子袁克定(1878-1955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辛亥革命爆发后,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其父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1935年复迁北京宝钞胡同,1937年后再迁颐和园清华轩别墅。在抗战期间,他拒绝与日本占领军合作,生活陷入贫困。1948年,袁克定穷困潦倒,投奔表弟张伯驹,移居清华园。1949年后,在章士钊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5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时年77岁。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次子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1931年病逝于天津。葬于杨村,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袁克文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于书法,致力古钱币研究,能演唱昆曲,他收购文物挥金如土,但兴尽后就转让。袁世凯死后,他长期客居上海,以变卖字画为生。撰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洹上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种类很多,晚年因生计窘迫,大部变卖。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三子太原愚公——袁克良,袁世凯第三子。袁克良说“当年上山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荒山变成花果山,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山西省太原市北边有一座慕云山,过去这里是一片荒芜,如今却是绿树成荫,成了太原市的一道绿色屏障和风景区。从荒山到景区,这满山的青翠凝结着一位老人50年的汗水和努力,这个人就是袁克良。在不到10平方米,靠南有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个十几英寸的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50年来住的窑洞。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1974年他在太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近千亩的荒山进行绿化。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荒芜死寂,整座山不见水源,晚上还有狼群出没,同来的队员们在随后几个月纷纷借故下山,只有袁克良一人留了下来,而且一直干到了退休。“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袁克良说,“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留在山上,自己掏钱买树苗继续植树。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经过50年绿化,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据统计,慕云山现在已有树木50多种、近1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种植的松树、杨槐、榆树等树木大多已成林,不仅为太原市西山地区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也为三晋退耕还林树立了样板,使慕云山成为山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生态园林。慕云山还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共青团太原市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而创造出这一奇迹的袁克良,被评为“太原市特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慕云山上,当年记者采访袁克良时,他已是耄耋老人了,袁克良依然一刻不闲,剪枝条、补种、灭虫害……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四子袁克端(?—1951)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四子,是袁世凯的四姨太吴氏所生。毕业于天津新华书院,字写得相当有水平,古硬质朴,自成风格。袁克端从小养成了吃喝挥霍的习性。他当过张作霖大元帅府的参议,但连班都不会上,之后又在开滦矿务局当挂名董事,每月分300元银元。袁世凯搞洪宪帝制时,他还刻了“皇四子”之印,自比雍正。可惜好景不长,1916年袁世凯去世时,这个儿子,一夜间由“皇四子”变成了寻常百姓,他难以接受,大受刺激,从此精神失常。

五子袁克权(1898年-1941年),字规庵,号百衲,河南项城人,是袁世凯二姨太吴氏(朝鲜人)所生,为袁世凯第五子。著有诗集《百衲诗选》和《忏昔楼诗存》二种。

1916年洪宪帝制时,袁世凯曾让他和长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同穿太子服,将其视为候选接班人。据说袁世凯称帝后效仿清代立储方式,将皇储的姓名秘藏起来,而选定的正是五子袁克权。

但是袁克权既不像其大哥袁克定那样热衷权力,也不像二哥袁克文那样风流潇洒,他性情敦厚,沉默内向,一生以文墨自娱,清高孤僻。在袁世凯去世后,袁克权生活艰难,常以典当家产度日,在天津过着“隐于市”的生活。他曾和严修、方地山、张伯驹、孙寒涯等名士诗酒联欢,也与袁家兄弟相互酬唱,留下大量诗篇。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六子袁克桓(1898—1956),又名袁心武,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六子,近代实业家。

他遵循其母杨氏(袁世凯第五个姨太太)“不要从政”的遗训,1913年到英国留学,后辍学回国做实业,曾任启新洋灰公司的总经理,还参与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南京)、华新南辰溪水泥厂、北京琉璃水泥厂等企业。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袁克桓已是北方著名的实业家。按照袁克桓在发展民族工业中做出的贡献和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曾经考虑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长,他牢记母亲遗训没有答应。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十子袁克坚(1904—1960)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十子。生于1904年,其母是二姨太吴氏(朝鲜)。

袁克坚原本定亲徐世昌之女,待到该娶亲时,因袁家早已风光不再,徐世昌悔婚了。后克坚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的女儿陆毓秀为妻,生二子、二女,即长子袁家禧,次子袁家诚,长女家立(夭折),次女家文。

1920年,16岁的袁克坚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5年学成回国。时年21岁。

1935年,31岁的袁克坚曾在宋哲元领导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任英文秘书,后辞职回津赋闲,直到1960年病故于天津,时年56岁。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

十三子袁克相,字守安,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第十三子。娶了那桐大孙女张寿芳。早年毕业於燕京大学,书法上也有一手,以善写篆书而在天津闻名。遗憾的是婚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于1958年离婚,膝下无子。建国后,袁克相在天津第41中学教英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首先揪出了他,连续不断地批斗、游街、毒打,遗憾离世。

十四子袁克捷,又名袁巨勋,是袁世凯第十四子,乃袁世凯与六姨太叶蓁的儿子。袁巨勋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娶一北京女招待王氏,生育二子,小名袁小五、袁小六。叶氏一直随袁巨勋生活。袁巨勋因其长相与袁世凯相似,人们都称其为“袁大头”。袁巨勋无爱好,可能是乾坤改变而使他心灰意冷之故,不与人交往,也不言谈,更谈不上玩笑了。在干活和休息时,别人拿他取笑,他也以沉默对之。即使谈正事,他也只简单地回答几句,之后还是沉默。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叶氏的饮食、起居均由他一手料理。叶氏能在当时困难条件下活到那样大年纪,与他的细致照料有直接关。

袁巨勋一家四人于1955年由北京迁居宁夏贺兰县,落户于一个新辟移民安置点——新建乡三村(现京星农场六队)。三年后的1958年袁巨勋与其母叶蓁相继去世,葬于此。袁世凯17个儿子归宿:谁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天津副市长十五子袁克和(1914—1964)字忍公,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第十五子。生母郭氏,是袁世凯的八姨太,江苏绅士郭百万的小女。袁世凯故去后,由袁克定主持分家。袁克和那时只有两岁,随母亲郭氏及胞兄袁克相、姐姐袁怙祯来到天津,居住在英租界大理道一英式三层别墅。袁克和小时受的是新式教育。年轻时,好跳舞、打球。1934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大学。袁克和娶天津八大家之一、铁门张之二女张文仪(允倩)为妻。袁克和一生没怎么工作,只是在50年代,曾到河北省曲周县中学教书一年。晚年好喝酒、吸烟。解放后,搬到法租界小白楼,住在法国公寓。1964年农历10月25,袁克和因患食道癌在天津病逝,享年50岁。

十六子袁克藩,袁世凯第十六子,早亡。河南项城人。生母,九姨太太刘氏。她是袁世凯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姨太太,娶她时袁世凯已五十多岁,而她却正当妙龄。她原是五姨太太杨氏的小丫头,成年后为袁“临幸”,因而被收为袁世凯的第九名姨太太。

袁克友(1917---1953),1917年初生于河南安阳。其母是袁世凯的六姨太叶氏。袁克友是遗腹子。叶氏1917年三十三岁生袁克友时,袁世凯已不在世。袁克友长大后独自到天津,音信全无,河南老家的妻儿子女也不知其下落。他自顾自地在天津过一天算一天。因饮食、生活没规律,引发胃部疾患,于1953年在天津一家医院故去,病因是胃出血。终年36岁。

其他人简介不详,敬请谅解。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