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华人的一种文化(观海亭)

  早晨去“毕马威”上班,傍晚一家人烧几个家常菜边吃边聊,晚上打个越洋电话,寒暄几句“吃了没”,周末去唐人街和朋友聚餐——这是旅加华人张女士的生活缩影,也是大多数海外华人的缩影。

  在华人文化中,“吃”似乎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

  “饮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脉络。《礼记·礼运》篇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也有“食色,性也”的经典论断。文化传统教育我们,吃是一种本能的欲求,也是一种生活格调。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教会我们尊严和气节;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启迪我们淡然和恬静。饮食之间,尽显人生百态。

  有人说,漫长的农耕文明阶段带给中华民族的,是“靠天吃饭”的意识。生存不易,天灾人祸间,“吃饱吃好”自然就成了人生至乐:吃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民生”。当全球化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华人才日益发现中西之间“自我”与“他者”差异:似乎没有一个民族,给“吃”赋予了如此多的精神寄托。

  饮食作为一部中华文化史,从来没有中断过。经过了林语堂、梁实秋那代华人的饮食文化,时间进入到20世纪末,在后现代的怀疑与虚无向华人的价值观袭来时,我们竟然也能从饮食文化中找到抵抗力。严歌苓、虹影一代的新移民作家,笔下都有“饥饿者”的形象:他们永远不满足的食物诉求,对口腹之欲的贪婪,某种程度上就是“得快活时且快活”的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吃”也就成为了对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控诉方式。

  餐桌是华人最重要的交流地点。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曾执导过一部电影《饮食男女》,片中,身为圆山饭店主厨的父亲烧得一手好菜,三个女儿和他在饭桌上聊天是他们一天中唯一交流的时刻,也是他生活中最大的慰藉。年华老去,父亲的味蕾不再灵敏,家庭就变故丛生——吃,也维系着家庭生活的氛围和灵魂。

  每个华人都有记忆中的“妈妈菜”,也都有记忆中围绕吃展开的故事。这也许并不像单属于某代人的集体记忆那般深刻,但却回味悠长。吃,是每个人情到深处都会泛起的,关乎自己、关乎家庭、关乎故乡乃至关乎文化的“乡愁”。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