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革命老区来的。”老李名叫李长东,陕西延安人,这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小人物,却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名人。军品牛人李长东,绰号:伊拉克,子长人,40多岁、中等身材。95年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当过保安、摄影师,帮人卖过指甲刀等等,到现在一个人进货、送货、看摊,做着喜欢的事非常满足。他说:一个外地人,在北京能干到这个份上真的不容易!
李长东从小就对老式军用品有着浓厚的兴趣。1990年在老家开始正式收集,5年后,李长东带着他的收藏品来到北京练摊儿。雅宝路、官园、秀水都留下过他的身影,而今报国寺成为他的新据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饭盒、意大利钢盔、美国铝饭盒、世界大战军服、坦克瞄准镜、坦克兵手套等等,这些在军事博物馆恐怕都很难见到的珍贵物件在一家军品收藏店应有尽有。他自称是“一个人的联合国”“全球关注的人”“史上最牛的军品贩子”。
他是一位名人,很多国外杂志、国内报刊市场报道他的消息。在北京的古玩市场提到他的大名,不知道的人很少。说到名气,张艺谋拍电影、崔永元拍《电影传奇》都到他这买过道具服装,他与崔永元还搂着合过影,像一对亲兄弟。北京的媒体经常将焦点对准他,许多报刊都刊载过他的故事,据说还有媒体要给他拍纪录片。
他是一位文化人,会说五门外语。卖烟斗说俄语,卖二战军用品穿插英语、德语、法语,甚至连阿拉伯语也会吼上几句。他的口才极棒,许多人围观在摊位前,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与他聊天,听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说些战争故事。李长东骄傲的告诉记者。
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报国寺的古玩市场,老李的地摊在一面红墙下的角落里。据老李介绍,这些东西都是二战以来的军用品,从水壶到秒表,从军服到油灯,除了没有枪,军队里很多小物件这里都能找到。
见记者走近自己的地摊,老李操着浓重的陕北口音这样打着招呼,之后便拿起摆在地上的各式各样的物件――“你看我这个饭盒,二战用过的,MadeinUS,美国的!你看这个表,Germany的!”
尽管才36岁,但饱经风霜的脸让老李看起来有40多岁,他身穿一身草绿色的军服,蹬着大皮鞋,腰里系着粗粗的皮带,仿佛刚从前线归来,他穿梭于自己近15米长的摊位间,从来不劝别人应该买什么物件,而是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些老物件的“年龄”和“籍贯”,无处不显露出他对这些老物件的喜爱。
他说自己来北京十多年了,曾在雅宝路、官园、秀水、联想桥练过摊儿,现在的报国寺是新据点。在报国寺这个古玩市场中,老李的这个卖军用品的摊子是独一份儿,在卖古钱币、古字画的众多摊位中显得格外抢眼。
他拿出一件土黄色的军服,指着衣服里子上缝的布标说,“二战时候美国人的。”几乎每件物件老李都能说出一段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过程中,他还夹杂着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尽管除了英语之外记者都听不懂,但老李还是愿意指着物件上的标牌或者钢印蹦出些外文单词。
老李摊位上从二战到现在的商品五花八门,有军装、水壶、望远镜、电台、步话机、钢盔、油灯、汽油桶……老李说他酷爱收集军需品,收集这些东西已经花了15年。
“这不前几天,冯小刚从我这买了好几辆老自行车,去拍电影了。”老李颇为自豪地说。
当记者问及他的货源时,老李说:“很多都是外国的朋友给我捎的。”他拍胸脯担保:“你可以去查历史资料,如假包退。你看这上面‘昭和’,回家查查书就知道是哪年的了。”
在报国寺,很多人围着老李的摊位,一方面饶有兴味地摆弄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仿佛在品味那一段炮火纷飞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喜欢听老李天南海北地侃,并将各种各样的问题提给老李。
当认识的人走过老李的摊位,老李总是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别人问他生意怎么样的时候,老李会憨憨地笑着说:“托您的福,还行!”
记者发现,老李的这些物件并不便宜,很多小东西就要好几十块。“喜欢的人眼里,我这些东西就是金子!不喜欢的人眼里,我这些东西就是垃圾!”
“这都是男人的东西!女人不喜欢,但男人喜欢!”老李大声地说。虽然围着摊位看的人多,但真正出手买的人挺少,但老李还是用自己的大嗓门说,“来这里的都是朋友!大家聊聊天,高兴!”。
老李不知道眼前正在给他拍照的是报社的记者,他大手一挥说,“放心拍吧!”老李笑着说说:“以前不少记者采访过我,上次有个女老外记者,我边说她边用笔写外国字,唰唰的,写得快极了!”
“很多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都说要请我吃饭,可采访完了就见不到了。记者们忙啊!”老李这样说,而他的话让人不知道是真的体谅记者,还是在调侃记者的爽约。与此同时国内外许多新闻媒体都给予了关注报道!
他还是一位“雷人”。他给自己起的绰号是:军品大王“伊拉克”。他解释自己的名字为:李(李自成)长(长城)东(毛泽东)。毛新宇将军也到过自己的摊上购过军用品他喜欢结交朋友,,顾客一来就会递上名片,说是“名片到手一生朋友”。他的名片印着名人与之合影的照片,标着“国内名人延安军品走向世界”的口号。
他曾今想当兵,但因为一些原因破灭了。
随后他就成了一个怕老婆的军品收藏者。1990年开始收藏至今,他自称“花光了所有积蓄。”
老李说自己是革命老区人,对这些军品物件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报国寺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他说自己曾经想当兵,但梦想破灭了,随后他就成了一个怕老婆的军品收藏者。
在国内收藏界,军事用品收藏绝对是一个冷门,因为军用品升值空间小,甚至有些军用品不易于保存都成为难点,而且收藏军品的大多数是军事发烧友,群体有限。大多数军品爱好者之所以喜欢军品,都是因为那种抛弃一切保家卫国的忠诚与勇敢。
但是军品收藏,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在那些曾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军用品面前,往日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历史画面一下子变得具体化了,人们仿佛触摸到历史的细节。
昆明资深军品玩家说过:“玩军品,本来就是一件很男人的爱好”
或许,军品收藏,从很大程度上寄托了男人在和平年代里对战争、勇敢、光荣和梦想的向往。
年少的谈军事,年长的谈国防。军品收藏的最终目标就是从一个英雄情结者的外在仿效自觉进入关注国防建设阶段。这是一个痴迷军事者的必然定位,历史上操这份心的也有并非行伍中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厚昆《美国地理兵要》、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诸葛亮也不是行伍出身。否则就是自得其乐的军事发烧友。与国防无涉的发烧,是小打小闹,持续不了多久。收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而作为一个军品爱好者,李长东能够把军品收藏做大做强背后付出很多。为此他经常上网搜索相关军品交流信息,货源因此源源不断从国内外发到自己手中。
对于北京本地军事用品爱好者,李长东经常送货到家。买家也从单纯的军事用品爱好者到影视剧导演以及很多名人跨越式转变。
军品大王李长东
上午11点,一身戎装的老李用三轮车拉着自己的宝贝出摊儿了。
老李吹起“集结号”开始推销自己的藏品,他的摊位总是摆得很“霸道”,
楼梯、大树都能被他利用,挂满了他的宝贝。
各式皮制子弹袋、枪套、小包。
海陆空各个军种的头盔都有,这里还经常招揽80后的年轻人。
老李展示他所说的军用指南针。
来买东西的人都喜欢和老李聊,有时能聚上十好几人。
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饭盒,什么百岁老油灯、坦克瞄准镜,恐怕军事博物馆找不到的东西,老李都能给你搞来。每周四和周末,报国寺古玩市场里,都有这么个人躲在红墙下的角落里。
这个人叫李长东,推个比自己个头儿还高的三轮,出没于北京各个古玩市场,报国寺算是他的老家,每周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您要是到了报国寺,可以和老李多聊聊天,摊上那些物件儿,虽然不一定都能讲出战争故事,但一定能让您听见如战争般“辛酸”的收藏故事。大冬天上午的太阳晒到墙根儿,老李却坐在南房前背阴儿的地方,裹着军大衣。一眼看去,颇像个变卖家产的苦涩退伍军人。有一点老李倒从来不保密,他今年,才36岁。
穿上瑞典军服上衣,德国军官长裤,外面套一个英国空军呢子大衣,头顶意大利的钢盔,戴着坦克兵手套,左手里拿着美国铝饭盒,右手扶着身上斜挎的“盒子炮”枪套,脚底下登一双国产大黑皮军靴。
你说他像个老兵吧,一脸似哭似笑的表情,真难以联想到庄严的军队。你说他像个痞子兵吧,一身旧军装挂满勋章和尘土,还真像是从防空洞里带着妇女民兵爬出来的。旁边那个写着“USAARMY”的破油桶,是不是在防空洞里当夜壶用来着?
报国寺市场本来是个古玩市场,虽说东西难免有假,至少也都是奔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仿制的。一身土气的老李在这里却是最“时尚”的人,他卖的东西大都过不去百年,偶尔才能搞到什么“百年留声机”、“一个多世纪的油灯”。再看看印着切·格瓦拉的大背心,嘿,还冒热气呢。
老李可不傻,一件翻毛皮袄换一条空军皮裤子,您得加上200块钱。老油桶,没几千块钱您别想拿走。美国留声机,要价1.8万元。“什么值不值的,你要是不懂可别瞎买。”老主顾给对淘货的80后说。老李听了这话也不恼,这个二战的钢盔您看不上,那边还有一战的急救箱子呢。
这就是李长东,从子长走出来的汉子,一直坚持者自己的固有操守和精神家园!
世界著名的军品大王----李长东,一路走来道路艰辛,为梦想而前行,执着军品,终于走出了精彩的人生路,他走出了延安,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