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和那些文豪们,强文弱武导致北宋灭亡?

引言:

北宋时期,为什么诞生这么多的大文豪?北宋何以经营出【清明上河图】里繁华的经济?北宋是如何做到改朝换代兵不血刃?强文弱武,是导致文化鼎盛的北宋灭亡的根源?说到北宋,你想到了什么?

 

北宋为什么“重文抑武”?

 

 

北宋他是为数不多的“重文抑武”的一个朝代,也就是重用文人而且是有意的抵制武将,其实是因为在宋朝之前中国历经了一个战乱的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的时期,所以,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呢,为了避免再次战乱,就采用这样一个“重文抑武”政策。

北宋的那些文豪朋友圈

 

北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为在这种“重文”政策下,当时就诞生了很多中国的“文豪”,比如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范仲俺,这文人墨客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巨大的贡献,同时在朝庭里出是身居要职。

比方说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他创作的诗词至今传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其实,苏轼任当时最高的官职“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还比如当时的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任宰相一职,由此可见朝庭对文人的重视。

赵匡胤如何“以文治国”?

 

 

“重文抑武”的北宋,不仅改朝换代、兵不血刃,连收放兵权也不动一兵一卒,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酒杯释兵权”,说的是就是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请手下的开国大将们喝酒,喝酒时特别有深意地说,自己信任他们不会造反,却担心他们的手下贪图权位也玩一把黄袍加身。

那些大将们心领神会,就乖乖交出了手上的兵权。宋朝因为这个还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不杀功臣的朝代,在这点不得不佩服宋太祖的智慧。

弱不禁风的“文城墙”?

 

赵匡胤解除了大将的兵权后还是不放心,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限制武将的权利,除了北方边境地区之外,各州各县的城墙全部都要扒掉推倒,以免各地的将军们占城为王,对抗朝廷。开封府地处北宋京都,本来也应该把衙城的城墙扒掉的,只因当时担任开封府尹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为了表示对弟弟的信任,才特许开封府的衙城墙留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文城墙”,伫立在开封府内。

对的,虽然城墙没扒掉,但他弟弟赵光义和后来知府们心里都很清楚,在天子脚下,一个不小心,让皇帝以为你有什么想法,可是掉脑袋的事。所以,从赵光义开始,就不敢在城墙上布置兵卒军械,反而要尽可能地表示开封府的衙城城墙没有一点军事意义。

每件事情它都是有两面性的,世事是物极必反。“重文抑武”的政策,虽然使宋朝文化昌盛,但是他的军事实力也由此变得薄弱,也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北宋的“政府职能”?

 

说到北宋,那不得不说现在的“开封府”了,当时的京都设在现在的开封,所以开封府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政府吧?所以当时的包青天是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吗?

其实当时的府职能划分并不清晰,所以开封府衙相当于现在的市政府+法院+警察局,包括税务局的,所以那是相当于现在北京的市长、法院院长和警察局局长。

所以当时的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府衙喽,可见在当时的开封府任职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北宋的皇帝们怎么学习管理国家?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开封府在当时有着非常特殊的政治地位,所以宋朝有三位皇帝在登基前,就先在开封府学习行政管理,所以呢,现在你到开封府里还可以看到,设有“潜龙殿”,那里面立着宋朝的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宋钦宗的雕塑。

你以为,开封府衙只有包大人?

没有没有,像苏轼、司马光在这里是任推官一职的,相当于开封府的副长官,主要职能是审理刑狱案件、征收税务什么的,其实非常知名的还有欧阳修,欧阳修是在包拯之后出任开封府长官,明朝统治者就曾在开封府之内的照壁两头建了两个小牌坊,左书“包严”,右书“欧宽”,作为官员学习的楷模。

 

一座看似小小的开封府,在这里不只是大家熟悉的包大人,更是北宋文化的缩影。

好啦,如果对宋代那些事和包大人感兴趣的话,大家还可以关注近期播出的《千年包公》。

频道:中央9套

时间:20:00

日期:5月25、26、27日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